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本人の生活文化事典》(第五章)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29 00:06

  本文关键词:《日本人の生活文化事典》(第五章)翻译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核心问题。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和制度,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国民综合素质大幅提高,国力迅速强大。正是由于其深厚的人才储备,即便是面对二战后的断壁残垣和满目疮痍,很快就实现了日本的经济腾飞和国民生活富足。我国现在正处于现代化建设时期,历经百年沧桑后重新审视日本的教育,在现阶段更有借鉴意义。日本不但注重教育制度的完善,教育理念也能与时俱进。从国家统制教育到强调自由和个性,还有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节选了1983年劲草书房出版社出版的《日本人生活文化事典》之第五章作为翻译原文本,节选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近代日本教育现状、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为实现我国更好的教育改革提供材料支撑,同时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翻译实践中,为了避免“翻译腔”,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注意句式和词性的转换,中日语言语气的差异的对比,新词汇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及增译和减译等翻译技巧的运用。不单纯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以便受众能更好的理解译文。笔者深感,翻译实践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在提高译者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亦利于译者知识面的扩展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再者,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给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具有崇高信仰与博学多才的人才。因此,注重教育制度的完善及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已成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不可忽视的环节。
【关键词】:翻译实践 日本教育 功能对等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
【目录】:
  • 谢辞4-5
  • Acknowledgements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要旨9-12
  • 1.日语原文12-34
  • 2.汉语译文34-52
  • 3.翻译实践报告52-64
  • 3.1 任务描述52-54
  • 3.1.1 任务来源与选择52-53
  • 3.1.2 作者简介53
  • 3.1.3 作品简介53-54
  • 3.1.4 翻译任务54
  • 3.2 主要理论依据及应用54-58
  • 3.2.1 句式之间的灵活转换55-56
  • 3.2.2 语气的差异56
  • 3.2.3 词义和词性的转换56-57
  • 3.2.4 日语特殊词汇的翻译57-58
  • 3.2.5 增译和减译58
  • 3.3 翻译过程描述58-60
  • 3.3.1 译前准备58-59
  • 3.3.2 译中问题及译例分析59-60
  • 3.3.3 译后阶段60
  • 3.4 总结60-64
  • 3.4.1 翻译心得60-61
  • 3.4.2 尚待解决的问题61-64
  • 参考文献64-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日本教育在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青春岁月;2013年20期

2 徐志伟;;奈达主要翻译理论评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李莹;王小丁;;对日本教育发展历程的反思[J];文史博览(理论);2013年03期

4 余殊;;奈达翻译理论之贡献与局限[J];文教资料;2012年29期

5 肖莉;袁继红;;奈达翻译理论述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佐藤孝弘;;日本教育不公平问题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0年02期

7 宋静;;对奈达翻译理论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都丽丽;;奈达翻译理论评述[J];考试周刊;2008年20期

9 叶立国;;奈达的翻译理论研究[J];文教资料;2008年11期

10 王丹;;奈达翻译理论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日本人の生活文化事典》(第五章)翻译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33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3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