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不同意言语行为的日中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20:24

  本文关键词:不同意言语行为的日中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问的交流逐渐增多,外语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语言,不仅仅是掌握发音、语法等知识,还需要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为了提高语用能力,语言界进行了许多言语行为的对照研究。据笔者调查,和“感谢”、“请求”、“拒绝”等言语行为相比,“不同意”相关的研究,特别是中口对照研究相对较少。 “不同意”是中日两国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言语行为。它容易伤害听话人的面子。中口两国在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表达不同意的方式也会不同。为了缩小跨文化交际的差距,有必要分析考察中日表达不同意的异同点。因此,本文收集中日两国电视剧中的表达“不同意”的会话,并运用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此来进行不同意言语行为的中口对照研究。本文分为四大章。第一章,进行中日两国关于不同意的文献综述,并进行探讨。第二章,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即“发话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并介绍说明研究方法。参照Blum_Kulka et al (1984、1989)和WoodKroger (1994)中研究言语行为的研究方法,将“核心行为”“辅助行为”“修饰语”作为分析语料的标准。第三章,介绍说明“核心行为”“辅助行为”“修饰语”的具体类别。即“核心行为”分为“明示地不同意”“惯用句”“反问”“说明理由”“提出问题”“表明自己的意见”“建议”;“辅助行为”分为:“部分同意”“感谢”“说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意见”“道歉”“移情”“指责”“侮辱”;“修饰语”分为:“模糊语”“踌躇标记”“恳求理解”“省略”“称呼语”“强化语”。并且根据语料,总结归纳出四大类组合,即“只使用核心行为”“核心行为+辅助行为”“核心行为+修饰语”“核心行为+辅助行为+修饰语”。第四章,按这四类组合将资料进行分类,运用SPSS分析数据结果,以此考察不同意表达策略的整体情况,以及关系亲疏、地位高低这两大因素对策略选择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考察,得到如下结果。 (1)中日在“只使用核心行为”和“核心行为+辅助行为+修饰语”这两类组合的使用上不存在明显性差别,而其余两类存在明显性差别。即中国人更爱使用“核心行为+辅助行为”,日本人更爱使用“核心行为+修饰语”。 (2)只使用核心行为的时候,日本人多用“明确地表达不同意”,而中国人多用“反问”。在关系亲近时,日本人使用的“明确地表达不同意”和“反问”都最多。“上对下”的时候,日语使用的“明确地表达不同意”最多,而“同等”的时候,汉语使用的“反问”最多。 (3)使用“核心行为+辅助行为”组合的时候,和日语相比,汉语明显使用更多的核心行为“反问”和辅助行为“说明理由”、“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显著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关系亲近和地位平等的时候。 (4)使用“核心行为+修饰行为”组合的时候,和汉语相比,日语明显使用更多的核心行为“明确地表达不同意”和“表达自己的意见”。汉语不使用“明确地表达不同意”,而大量使用“表达自己的意见”。中日两国使用最多的修饰语都是“模糊语”,但是日语中较多使用的修饰语“省略”,汉语中却没有出现。除了汉语中关系疏远的情况,这个组合不受关系亲疏、地位高低的影响,中日的各个场合都可以使用。 (5)使用“中核行为+辅助行为+修饰语”的时候,日语多使用“明确地表达不同意”,而汉语多使用“说明自己的意见来作为核心行为。中日虽然都大量使用“说明理由”来作为辅助行为,但中国的比例更高。中日使用最多的修饰语都是“模糊语”,但汉语中较多使用的“称呼”这一修饰语,在日语中并没有出现。这种组合广泛运用于中日的各个场合,不论关系亲近,地位高低与否。 受语料数量的限制,本文存在一些欠缺,但希望能为不同意言语行为的中日对照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不同意 核心行为 辅助行为 修饰语 电视剧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6;H13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要旨7-10
  • Abstract10-13
  • 目次13-15
  • 表の目次15-17
  • はじめに17-18
  • 第一章 先行研究18-23
  • 1.1 日本语の不同意に关する研究18-20
  • 1.1.1 日本语自身の不同意に关する研究18-19
  • 1.1.2 外国语との对照研究19-20
  • 1.2 中国语の不同意に关する研究20-22
  • 1.2.1 中国语自身の不同意に关する研究20
  • 1.2.2 外国语との对照研究20-22
  • 1.3 先行研究の检讨と本论の视点22-23
  • 第二章 理论基础と研究方法23-31
  • 2.1 理论基础23-26
  • 2.1.1 发话行为理论23-25
  • 2.1.2 ポラィトネス理论25-26
  • 2.2 研究方法26-31
  • 2.2.1 使用されたテレビドラマにつぃて26-28
  • 2.2.1.1 选择の基准26-27
  • 2.2.1.2 テレビドラマの绍介27-28
  • 2.2.2 デ一タの收集基准28-29
  • 2.2.3 分析项目29-31
  • 第三章 不同意の表明ストラテジ一31-48
  • 3.1 中核行为の种类31-36
  • 3.1.1 直接的不同意31-32
  • 3.1.2 间接的不同意32-36
  • 3.2 补足行为の种类36-40
  • 3.3 修饰表现の种类40-45
  • 3.4 组み合わせの种类45-48
  • 第四章 调查の结果と考察48-83
  • 4.1 ストラテツ一全体的な状况48-58
  • 4.1.1 组み合わせの全体的な状况48
  • 4.1.2 「中核のみ」につぃて48-49
  • 4.1.3 「中核+补足」につぃて49-52
  • 4.1.4 「中核+修饰」につぃて52-54
  • 4.1.5 「中核+补足+修饰」につぃて54-57
  • 4.1.6 ストラテジ一全体的な状况のまとめ57-58
  • 4.2 亲u幑叵丹摔瑜胗跋,

    本文编号:483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483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8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