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软件系统开发提案委托书》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06-25 21:04

  本文关键词:《软件系统开发提案委托书》翻译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益紧迫,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同时可以利用系统对数据的分析等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代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归纳企业需要,概述所需系统的基本功能,从而提出期望达到的预期效果。而这些需求的反映需要通过系统开发提案委托书来实现。日本企业信息化水平高,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相对发展成熟,经验丰富。因此系统提案委托书的范本在日本网站上随处可见,已形成了固定格式。提案委托书范本里对系统概要(包括系统化的背景、目的以及期望达到的预期效果等)、提案委托事项(包括提案范围、操作内容、开发管理、教育培训、后期维护、费用估算等)、提案手续、保密事项等做了详细规定。一部规范详细的委托书范本对缺少相关经验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具有很强的参考应用价值。此次翻译实践,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日文版系统提案委托书,希望通过笔者的翻译,能为今后此类文件的翻译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报告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任务描述,主要介绍的是本次翻译实践的背景和目的,并对报告大致内容做了简单介绍;第二章主要概括任务过程,其中包括译前准备、文本分析、翻译过程、译文校对,介绍了任务完成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以及处理方式等;第三章为案例分析,主要通过对原文例句翻译的举例来说明其中运用到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等,以及遇到的一些翻译难题的解决方法等;第四章为实践总结,对此次翻译实践过程做出归纳性总结,以及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收获的感想启示。
【关键词】:系统提案委托书 翻译理论 翻译难题及解决 实践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5-6
  • 要旨6-10
  • 第1章 任务描述10-12
  • 1.1 作品原文介绍10
  • 1.2 翻译实践背景10
  • 1.3 翻译实践目的10-12
  • 第2章 任务过程12-16
  • 2.1 译前准备12-13
  • 2.1.1 翻译工具的准备12
  • 2.1.2 专业知识和参考文献的准备12
  • 2.1.3 平行文本的准备12-13
  • 2.2 文本分析13-14
  • 2.2.1 文本特点13-14
  • 2.2.2 实践研究方法14
  • 2.3 翻译过程14
  • 2.4 译文校对14-16
  • 第3章 案例分析16-23
  • 3.1 翻译理论原则的活用16-17
  • 3.1.1 翻译的对比原则16
  • 3.1.2 翻译的神似原则16-17
  • 3.1.3 翻译的限度17
  • 3.2 译法应用17-21
  • 3.2.1 汉字词的解释18-19
  • 3.2.2 外来语的翻译19
  • 3.2.3 增补、省略的运用19-20
  • 3.2.4 视点转移的采用20-21
  • 3.3 翻译难点的解决21-23
  • 3.3.1 章节标题的翻译21
  • 3.3.2 长句的翻译21-22
  • 3.3.3 人称代词的增补22-23
  • 第4章 实践总结23-26
  • 4.1 翻译实践总结23-24
  • 4.2 翻译实践感想24-26
  • 注释26-27
  • 参考文献27-28
  • 附录28-86
  • 术语表86-87
  • 致谢87-89
  • 简历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J];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04期

2 林克难;提倡读原著——兼贺外教社《外国翻译研究丛书》出版[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谢云才;俄苏翻译理论发展百年历程回眸[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刘勇;从女性翻译理论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5 司显柱,杨莉;“多元翻译理论探索”批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6 解华;文学翻译理论的系统探索——简评郑海凌先生的《文学翻译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8期

7 陈浪;更新观念 锐意创新——“2003年武汉·全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4期

8 崔永禄;翻译理论教学与研究中的开放态势[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9 林克难;外国翻译理论之适用性研究[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10 门冬梅,吉哲民;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探讨[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林克难;;翻译理论教学:母论与系统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晓荣;;翻译协调论的哲学基础——兼谈中国当代哲学研究对翻译理论的启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田媛;;从功能目的翻译理论看译员的知识储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朱丽萍;;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8 冉爱华;;浅析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9 蒋丽娥;彭博;;《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翻译错误归因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10 张红;;从俄罗斯语言学翻译理论角度看俄罗斯法律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民;永远的巴别塔[N];北京日报;2003年

2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金涛;把中国智慧翻译到西方[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齐雨 赵立;中国译论研究和译学建设真的比西方严重落后吗?[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许钧,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助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陈众议;背叛之背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廖七一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研究所;由“器”入“道”:翻译研究的学科疆界与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刘靖之;名家论译事[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许渊冲;唐诗的辉煌与中英互译理论的提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远鹏;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科学评价探索[D];山东大学;2009年

3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软件系统开发提案委托书》翻译实践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483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3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