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基于多元系统理论对《南京浩劫》翻译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6:14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元系统理论对《南京浩劫》翻译影响因素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京浩劫》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 影响


【摘要】:《南京浩劫》是一本在原作的创作及译作的翻译两方面都充满讨论话题的出版品,其引起舆论界和学术界讨论的时间可溯自1997年原作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开始迄今。本论文旨在从翻译的角度论述《南京浩劫》,并运用多元系统理论评析已出版的汉语译作以及日文译作共五本译作。其中,作者尤其以杨夏鸣的译作为本文研究主线。 本文集中讨论了影响《南京浩劫》翻译的三个因素:诗学,意识形态,赞助人。基于诗学理论,本文探讨了杨夏鸣译文以及其他译本的句子和单词层面;而后又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了杨夏鸣翻译《南京浩劫》的目的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其采用的翻译策略。本文还重点从赞助人出发,对比研究了杨夏鸣译本和其他四个译本。 通过研究杨夏鸣的译本,我们不难发现杨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经历,其对《南京浩劫》的原文也有更好的理解,而这些都促使了杨选取此书进行翻译研究。同样,我们通过杨译本发现,杨夏鸣更加偏向于归化翻译策略,较多使用短词、短句。《南京浩劫》作为一本非小说性的历史文献,客观、可信,而杨译本也应秉承该原则。除了严谨的翻译原文,杨也将原文每章后的注释根据学术规范一一译出,除此之外还添加脚注,态度认真、慎重。此外,作为不同意识形态体现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力量也都影响译文所采取或漏译或改写的翻译方法。在4个中文译本中,杨译本最晚出版。在前人译本出版的基础上,杨译本出版发行后广受好评。 研究《南京浩劫》的翻译现象,让笔者有机会将翻译理论应用于实践。笔者也期望透过对各个译本的观察结果,能对尔后遇到类似翻译任务的翻译工作者,略尽绵薄,提供一些或有裨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南京浩劫》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H3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3
  • 1.1 Research Background9-10
  •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s10-11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11-12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2-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INTRODUCTION OF IRIS CHANG ANDHER THE RAPE oF NANKING13-25
  • 2.1 Surveys of Iris Chang13-18
  • 2.1.1 Iris Chang's Early life13
  • 2.1.2 Iris Chang's Ups and Downs13-15
  • 2.1.3 Iris Chang's Works15-17
  • 2.1.4 Iris Chang as Diaspora Writer17-18
  • 2.2 Synopsis of The Rape of Nanking18-21
  • 2.3 Translation of The Rape of Nanking21-25
  • CHAPTER THREE THE POLYSYSTEM THEORY IN TRANSLATION STUDIES25-35
  • 3.1 Development of Polysystem Theory25-26
  • 3.2 Major Concepts of Polysystem Theory26-28
  • 3.3 Three Major Parameters:Poetics,Ideology,and Patronage28-32
  • 3.3.1 How Poetics Affects Translation28-29
  • 3.3.2 How Ideology Affects Translation29-31
  • 3.3.3 How Patronage Affects Translation31-32
  • 3.4 Summary32-35
  • CHAPTER FOUR FACTORS AFFECTING TRANSLATION OF THE RAPE OFNANKING35-51
  • 4.1 Poetics Affecting Translation of The Rape of Nanking35-39
  • 4.1.1 Sentence Structure of Translated versions35-37
  • 4.1.2 Four-character Phrases and Idioms of Translated versions37-39
  • 4.2 Ideology Affecting Translation of The Rape of Nanking39-45
  • 4.2.1 Yang's Translation Purpose and Text Selection40
  • 4.2.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Rape of Nanking40-45
  • 4.3 Patronage Affecting Translation of The Rape of Nanking45-50
  • 4.3.1 Patronage in Mainland China45-49
  • 4.3.2 Patronage in Taiwan and Japan49-50
  • 4.4 Summary50-51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1-55
  • 5.1 Overview51-52
  • 5.2 Implications52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52-55
  • REFERENCES55-59
  • ACKNOWLEGEMENTS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希明;;流散写作与文化身份认同——龙应台《人在欧洲》的诗学研究[J];东南学术;2010年02期

2 刘重德;试论翻译的原则[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3 李林波;差异,对翻译意味着什么?[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赵文书;;反思华美文学的流散批评[J];外语研究;2012年02期

5 杨柳;交互主体性VS主体性:全球化语境下的译本整合形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9期

6 李晶;;翻译与意识形态——《水浒传》英译本不同书名成因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7 谢天振;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4期

8 许渊冲;译学要敢为天下先[J];中国翻译;1999年02期

9 王晓元;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J];中国翻译;1999年02期

10 杨柳;论原作之隐形[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522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522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6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