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语篇衔接手段对照
发布时间:2017-07-05 16:22
本文关键词:汉日语篇衔接手段对照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对比日汉语篇衔接手段的不同。衔接手段很多,本研究只考察了指代和省略两种。 “指代”可以分为“语篇内指代”和“语篇外指代”。“语篇外指代”又包括很多种。关于“语篇外指代”,本研究只考察了“观念指代”这一种类型。这个概念是日语中的概念,日语有明显的特征。那么汉语有没有“观念指代”呢,通过对比,发现汉语里也有“观念指代”现象。在观念指代时,东西,场所,时间以及一部分人物指代是用“那+(量词)+名词”完成的。在指代人物时,不光是“那+(量词)+名词”这种形式,使用“他”来指代观念中的人物的情况也很多,甚至要多于“那+(量词)+名词”的形式。这是因为一些和说话人亲密的人往往不用“那”指代,而“他”则可以。所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人物指代多用“他”而不是“那”。 篇章内指示分为人称代词和指代词两种。本论文只探讨了第3人称的情况。第3人称的使用在日汉语言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汉语里,第3人称广泛使用,但在日语里却不怎么使用。日语更多地用指示词来指代人称或者直接就用人名等来指示。除此之外,日语还经常将第3人称省略掉,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第3人称用作主语的情况下,还出现在第3人称作宾语和修饰其他名词的情况之下。 关于指代词,本研究重点考察了“这”的使用情况和其日文译文的对比。“这”有两种用法。本文将其分成“这”和“这”分别研究。“这”可以单独做主语使用,用来指示人物,时间,物体,场所等。而且“这”还可以代用前面的分旬或句子,此时“这”可以做动词句的主语。“这”的性质是指示性形容词,不能单独使用。其用法与日语的「この」,「その」相似。虽然,关于汉语的“那”这次并没有做详细的研究,但是在研究日语的「それ」时发现其除了指代外,还有连接上下文承前启后的作用。日语的指代词的考察时,本论文选择了「この」和「その」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了「この」在修饰不能唯一确定的名词时对应汉语的“这”,或者将可以唯一确定的名词来换个说法,再用「この」来修饰的时候也对应汉语的“这”。但是当「この」修饰可以唯一确定的名词时,汉语译文很少使用“这”。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可以唯一确定的词的限定是无标志的。 关于省略问题,通过考察发现日语中主语省略的现象比汉语多。另外宾语的省略现象在日汉都存在。但是汉语宾语的省略往往多出现在一些特殊的动词结构中,如“动+补”结构等。另外,名词的修饰成分也有省略情况,如一次出现的修饰成分再次出现时,在日语中通常被省略,但在汉语中这种省略现象则较少。
【关键词】:语篇 衔接手段 指代 省略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146;H36
【目录】:
- 要旨4-6
- 摘要6-8
- 第1章 序娭8-14
- 1.1 UO楲提起8
- 1.2 先行研究8-13
- 1.2.1 Halliday & Hasan(1976)8-11
- 1.2.2 庵(2007)11-12
- 1.2.3 木村英j9(1992、1993)12-13
- 1.3 研究[,
本文编号:522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52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