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本文关键词: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摘要】:本文对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及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以文化交际能力、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日语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对其支持性条件建设进行了论述。
【作者单位】: 长沙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关键词】: 日语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日语本科教育‘跨文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我国日语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到1972年前后为止,日语教育规模较小,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笔译,教学目标主要是对日本语言的理解。进入80年代,中日间各领域的人际交往日渐频繁,日语教育得以迅速发展,高校日语教育也开始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兼重能力的培养。90年代以来,随着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6期
2 王秀文;;日语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殷瑾;井润田;项保华;;跨国购并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2 缪匡华;;动态联盟成员企业文化差异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许照红;扈红英;张丽影;;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09期
4 黄吉欣;方东平;何伟荣;;对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再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大卫;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高津华;欧美在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姣;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马佳;一样的西门子,,不一样的文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邢惠芬;基于QFD的外包软件质量保证模型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骆媛;[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5 焦维军;旅华大洋洲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子恒;LF公司购并后的管理整合[D];郑州大学;2006年
7 李东光;中国纺织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高子文;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9 王秀艳;高校教师文化管理初探[D];广西大学;2007年
10 王东;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3期
2 李明华;;大众化教育下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3 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4 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9期
5 高翔;;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6年18期
6 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波大学日语专业简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3期
2 郑曦;;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佟玲;刘瑜;姜微;;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初探——以大连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日语系应用日语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4 宫玉辉;;浅谈大学生日语会话能力的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5 马红;;情景教学法在日语精读课中的创新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6 王黎明;;2010年日语专业四级听力试题解析[J];日语知识;2011年07期
7 杨圆;;浅谈大学日语专业的语法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8 曾令明;;浅谈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与日语人才的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9 朴晶;;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日语创业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10 金艺兰;;浅析日语专业学生需求[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静;;大学日语专业精读教材词汇研究——关于《新编日语》(1-4册)[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荣光;;“浮雕法”教学初探——从大学低年级日语教学谈起[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3 纪廷许;;大学日语教材建设与教师的新使命[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4 郭德玉;;浅谈二年级的阅读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5 孙玉洁;;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杨学江;;《商务日语》专业的建设[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肖婷;;现代中日夫妻对称的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山西财经大学 杨著清;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方法[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章红雨;《标准日本语》缘何畅销20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吉林长春市第一外国语学校 王艳珍邋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我结识朋友的桥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_";关于日语专业毕业生去向选择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李虹;情景式教学法在大学非日语专业课堂的导入与运用[D];湖南大学;2010年
3 温素美;日剧在日语专业课堂上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彬鑫;任务教学法在大学日语专业会话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初探[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小平;交际法在日语句型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菊慧;新词复合词构词特征[D];燕山大学;2012年
7 姜扬;关于日语中的外来语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李冬翠;中日人称词对比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周莉;中日感情表现的对照考察[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王新刚;现代汉语、英语、日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7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58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