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论日语语义的对立与连续

发布时间:2017-08-06 19:20

  本文关键词:论日语语义的对立与连续


  更多相关文章: 语义关系 反义词 语义特征 体育类 词汇系统 词语 近义词 索绪尔 语义成分 家族相似性


【摘要】:正 正如索绪尔(194:151)所说的,“语言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完全以具体单位的对立为基础的系统”,语言中充满了对立。然而,语言中除了对立的一面以外,还有连续的一面。对此,杨(1998)以是否概念化词、有无语法功能和词尾变化这3个基准出发考察,得出学校文法所划分的12类词(其中副词又再分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系
【关键词】语义关系 反义词 语义特征 体育类 词汇系统 词语 近义词 索绪尔 语义成分 家族相似性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正如索绪尔(1949:151)所说的,“语言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完全以具体单位的对立为基础的系统”,语言中充满了对立。然而,语言中除了对立的一面以外,还有连续的一面。对此,杨(1998)以是否概念化词、有无语法功能和词尾变化这3个基准出发考察,得出学校文法所划分的12类词(其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诎人,庞黔林;日语词类的对立与连续[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年03期

2 杨诎人;论日语语义的对立与连续[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诎人;论日语语法的对立与连续[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02期

2 杨诎人;论日语语音的对立与连续[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03期

3 陈燕生;;日语品词的“奮”“辞”分类诸说探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红花;汉韩日体词修饰词类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诎人,庞黔林;日语词类的对立与连续[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仪爱松;姜德成;;音、形、义的和谐统一——浅析罗伯特的To the Virgins,to Make Much of Time[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年02期

2 金中;“とてつもなぃ”及其近义词[J];日语知识;1997年03期

3 张汝康;如何才能避免望文生义?[J];大学英语;1989年02期

4 章吾一;“かたはらぃたぃ”及其近义词[J];日语知识;1997年11期

5 李剑冲;“把+N+Vv”与相关近义格式的比较[J];语文学刊;2003年06期

6 严莉芬;从中西文化差异看汉英语义与语用差别[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张磊;;话到嘴边说不出[J];科学世界;2002年11期

8 咏芳;;一部别开生面的古典文学选本——读《宋词选语义通释》[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9 陈民;;《英语阅读与写作练习——美国短篇小说》部分词汇翻译存在的问题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包秋圆;;“赵氏小品”语言的超常搭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云凤;李心科;;云服务环境下的服务聚合方法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冰;于守健;丁祥武;乐嘉锦;;基于多层次接口匹配的语义Web服务自动组合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3 洪忻;;网上语言翻译的质量改进策略[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霖;王红;朱海红;李德仁;;基于形式本体的地理概念语义分析方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章真;曹云娟;;模糊集论形式公理化初探[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陈玉;;搭配研究及其实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聂文龙;;法律逻辑中的内涵逻辑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华;;浅析“再见”和“拜拜”[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9 陈铁凤;;俄语口语截短复合词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贾雪琴;;基于语义的医疗卫生信息集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聪孙;词语的历史文化背景[N];协商新报;2007年

2 郝晓宝;网络热词应慎用[N];法制日报;2009年

3 邓肖南;上海父母热衷开发孩子右脑[N];中国妇女报;2009年

4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刘燕娜;品读词语引导感悟[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王們;关于成语的运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6 记者  田学科;科学家揭示词语与思想表达的内在联系[N];科技日报;2006年

7 海洋;浅谈臆造词语作为商标注册的优势[N];中国贸易报;2010年

8 临颍一高 张艳;新词入文需谨慎,切莫弄“新”而成拙[N];学知报;2010年

9 本报报道组;2009即将闪耀、黯淡的六个词语[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10 刘照进;尊重每一个词语[N];文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2 陈华钧;Web语义查询与推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刘朝涛;中文问答系统中的句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雒自清;语义块类型、构成及变换的分析与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6 胡清国;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宛新政;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高晓雷;SOZRSL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语言及其求精[D];上海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汉语“很”和泰语“(?)”的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胡云晚;现代汉语单纯使宾动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立成;汉语唯一性范围副词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t ;“程度副词+名词”的语义、语用和句法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石立桩;基于语义的图像检索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6 农朗诗;程度补语“极”、“透”、“死”、“坏”个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静;从语义和语用的视角看文学翻译的科学途径[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亚丽;《论衡》助动词系统初论[D];吉林大学;2005年

9 赵凤兰;广告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辨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赵丽丽;高密方言比较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31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31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a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