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试论日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含义

发布时间:2017-08-07 12:32

  本文关键词:试论日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含义


  更多相关文章: 非语言交际 面部表情 身势语 身体接触 空间


【摘要】:人们进行交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言交际虽然是最重要的一种交际方式,但它始终伴随着表情、手势身势、姿势等各种非语言交际方式。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一样,与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日本和中国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相通之处,但在表情、手势身势、姿势以及身体接触和空间要素等非语言交际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语言交际能力,还要了解对象国的非语言行为特点,从而避免产生误解。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欧亚语系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 面部表情 身势语 身体接触 空间
【分类号】:H363.0
【正文快照】: 0.引言人们进行交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言交际虽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方式,但它始终伴随着表情、手势身势、姿势等各种非语言交际方式。例如,我们在交谈时,往往会边说话边点头、微笑。这种“点头”“微笑”等不用言词表达的交际方式就是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在人们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七一初;非言语交际简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胡晓燕;论文化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刘国忠;隐喻与跨文化交际[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邰文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陈邦玲;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张燕;如何领会交际中的元信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宋更宇;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式英语[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刘欣;中西文化中时间行为的跨文化差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郭丽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贾琳;;语言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雪梅;;中国与英美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异质性[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林大津;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董海雅;情景喜剧幽默翻译的多元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凌燕;英汉文化负载词(组):意义差异分析及其翻译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万绍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进军;关于英语词汇文化意义教学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4 李威;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惠敏;英汉敬谦语跨文化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宋美盈;英语变体和文化多元性与跨文化交际[D];西北大学;2001年

7 戴红亮;“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佳爱;英汉招呼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何旭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作文选词策略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龙晓明;跨文化旅游理念在桂林旅游发展中的应用[D];中南林学院;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关于英语导游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5年S1期

2 廉洁;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主要特征[J];九江师专学报;1989年04期

3 张旭;;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在校园中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管廷祥;张艳丽;;英汉非语言交际跨文化对比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李子月;;非语言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3期

6 吕翠娟;;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对比[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张莺;;对外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的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8 高蕊;;谈跨文化交际与非语言交际[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6期

9 李惠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理论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10 聂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丽平;;英语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张秀荣;;论教师的课堂任务[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3 黄琛;;另一只眼看口译质量评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晓凌;;小学生英语学习情趣培养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5 李晶晶;;从口译特点及训练要素论旅游英语教学的改进[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孟煈;;俄语口译过程中的身势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余汉华;;多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盘县朝阳小学 黄英;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N];六盘水日报;2008年

2 张t,

本文编号:634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34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d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