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谈日中同素异顺词的形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18 06:45

  本文关键词:谈日中同素异顺词的形成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日语词汇 汉语的习惯 汉语词汇 和制汉语 西方文化 现代汉语 古汉语 中日两国 词义 日本文化


【摘要】:正 在浩瀚的日语词汇的海洋中,我们随处可以发现日中同素、同顺、同义的词。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日语中有许多词义与汉语相同或基本相同,字素虽然也相同,但字序却不相同的词,如‘年贺’‘切迫’‘许容’等。我们把这类词称为“日中同素异顺词”。据大致调查,这类词在日语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试就这类词的形成及应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日中同素异顺词的形式分类 日中同素异顺词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日语中倒置、汉语中顺置的词。例如: 说述→述说 切迫→迫切 制限→限制 年贺→贺年 塞栓→栓塞 限界→界限 诗吟→吟诗 刻铭→铭刻 探侦→侦探 诈欺→欺诈 胁威→威胁 低降→降低 短缩→缩短 露显→显露 轻减→减轻 热狂→狂热 音声→声音 许容→容许
【作者单位】: 锦州医学院
【关键词】日语词汇 汉语的习惯 汉语词汇 和制汉语 西方文化 现代汉语 古汉语 中日两国 词义 日本文化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在浩瀚的日语词汇的海洋中,我们随处可以发现日中同素、同顺、同义的词。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日语中有许多词义与汉语相同或基本相同,字素虽然也相同,但字序却不相同的词,如‘年贺J‘切迫J‘言午容J等。我们把这类词称为“日中同素异顺词”。据大致调查,这类词在日语中也占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汝军;;「l分にむろがめる」[J];日语知识;2008年08期

2 高富;“数词”在日语中的运用以及与汉语的对照[J];日语知识;1996年10期

3 王秀文;从“小”谈起[J];日语知识;2004年02期

4 赵双之 ,钟玉秀;汉语“言有序”和日本人的“发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5期

5 魏进;;略论汉语为母语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对于「の上」的误用[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1期

6 续三义;‘森’和‘霞’的意思——‘汉字’的陷阱[J];日语知识;1995年04期

7 姜丹;;中日同形异义词之误用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纪微;;浅析现代汉日语言中敬语称呼语的异同[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9 陈庆红;汉语“而”的种种日译法[J];日语知识;1997年09期

10 王珏钰;;汉日熟语对比研究初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二春;梁洁;;汉语数字式略语英译研究——说“三”道“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丁_g藻;;汉英关系从句不对称中的共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朱海燕;刘丰;;英语俚语和汉语习语:中美亚文化群的一面镜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张慧琴;;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与翻译中一词多义的处理[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冀宏;;英汉色彩词修辞用法赏析及互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玉泉;;日语中女性语的历史成因及其特点[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郑鲲腾;;英语中源自日语的词汇与日语原词的词义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曲凤鸣;;中文的“~(之)前”与日语的“~前に”“~までに”[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10 池上嘉彦;;日语——“撒旦的语言”[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晨;推动汉语发展:由民间走向政府[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2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赵晓霞 李炜娜;英语植入汉语,怎么看,怎么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顾海兵;与其推广奥运英语 不如推广奥运汉语[N];南方周末;2007年

4 唐景莉;体验文化 增进友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严峻嵘;今年日语口译考有何变化[N];人才市场报;2008年

6 冯维江;日语“英汉”之争昭示了什么[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记者 杨耀青;日本汉字能力古城受检[N];西安日报;2008年

8 赵金波;发扬日语特色 打造国际品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陆一波;为世博,祖孙十年义务教日语[N];解放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杨舒;BJT成职场日语新评判标准[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明姬;现代日语数量表达方式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费惠彬;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金秀东;日语和韩国语的复合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4 金海月;朝汉致使范畴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杜翠河;汉语“在”字句与越南语“(?)”字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万玲华;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9 文卫平;英汉驴子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关薇;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著清;日汉颜色词使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张添羽;日语年轻人用语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邓圆;日语的主语省略以及与汉语和英语的比较[D];广西大学;2006年

4 吴芳玲;从汉日语言对比看汉语的外向型文化传统[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邓滔;日语的“に”“で”与汉语“在”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姚峰;汉语主题结构及其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余朝国;英汉礼貌原则及礼貌策略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8 才华多旦;藏日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张居设;英汉被动句的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10 朴锦海;汉韩敬语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93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93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6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