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汉日同形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0:15

  本文关键词:汉日同形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形词 汉语词 汉语词 和语词


【摘要】:世界范围的所有语言可以归为几个有亲属关系的语支,各个语支又有分属几 个语族,各个语族又属于不同的语系,如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日本语和其它语言 进行比较,,与它有对应性的语言几乎没有,同语的源头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语 法上看日语是粘着语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尽管如此,中国和日 本同属汉字圈国家,自古以来在文字和词汇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 同形词这一汉日词汇的焦点为研究对象,以共性和个性为主线,从语义语法、语 体、词汇体系等方面对汉日语言的同形词进行分析、对照、研究和探讨,同时也 分析了同形词产生的原因及在修辞语用中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在多处提出了自 己的观点。力争阐明同形词在汉同两种语言中的内涵和外延特征,进而窥视汉日 同形词的发展变化轨迹。
【关键词】:同形词 汉语词 汉语词 和语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H136;H36
【目录】:
  • 一 前言6
  • 二 中日词汇交流简史6-11
  • (一) 同形词产生的历史背景6-7
  • (二) 伴随实物传入日本的同形词7-8
  • (三) 通过汉文典籍传入日本的同形词8-9
  • (四) 通过佛教传入日本的同形词9
  • (五) 通过科学技术传入日本的同形词9-10
  • (六) 通过风俗传入日本的同形词10
  • (七) 日本传入中国的同形词10-11
  • 三 在语义语法上剖析汉日同形词11-20
  • (一) 汉语词汇11-12
  • (二) 日语中的o"语词12
  • (三) 汉日同形词的界定12-13
  • (四) 同形词的种类13-18
  • (五) 同形词在词义上的分别18-19
  • 1 A>α的情形18
  • 2 A<α的情形18-19
  • 3 A≈α的情形19
  • (六) 同形词在汉日语法中功能的分辨19-20
  • 1 表现在名词功能上的不同19
  • 2 形容词及形容动词功能上的不同。19
  • 3 动词功能上的不同。19
  • 4 表现在副词功能上的不同。19-20
  • 四 对照汉日同形词在语体上的差异20-26
  • 五 从宏观角度剖析词汇体系中的同形词26-35
  • (一) 词义分类系统中的同形词26-29
  • (二) 词性分类系统中的同形词29-35
  • 1 形容词性汉日同形词在词义方面的比较29-34
  • 2 形容词性汉日同形词的褒贬差异34-35
  • 六 同形词产生的原因35-38
  • (一) 古代汉语词义残留的影响35
  • (二) 汉语日化后词义的死亡35-36
  • (三) 日语对汉语的扩义和引申36
  • (四) 日语对汉语的借用36-37
  • (五) 中日文各自的变化37
  • (六) 不同社会及文化背景的影响37
  • (七) 读音不同的影响37
  • (八) 宗教用语的影响37-38
  • (九) 外来语汉译的影响38
  • 七 同形词在语用中的积极性与消极性38-40
  • (一) 积极性38-39
  • (二) 消极性39-40
  • 八 结语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词形影响日本学生汉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2 李霞;;论谐音修辞与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关系[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音霞;;浅析汉语的字和词[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4 ;日本舶来词//日本の舶来姙[J];文史参考;2011年07期

5 马志芳;王瑞杰;;英汉国情词汇比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6 张静华;;英语聚集型和汉语流散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马腾;;《马氏文通》对词类理论的贡献[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8 赵毅衡;;都是“审美”惹的祸:说“泛艺术化”[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9 王旭明;;在词语流中感知时代[J];博览群书;2011年07期

10 赵平;张利平;;日语咖啡(9) 趣味外来语[J];日语知识;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斯;;《蒙古语同形词信息词典》管理平台的的设计和实现[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侯敏;;汉语自动分析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吉仁尼格;;蒙古文同形词的统计法[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厚峰;;机器翻译中汉语词节点的识别[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刘齐文;;话语语言学视角的中日同形词置换策略——以井波律子《三国演义》日译本为文本[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何华珍;;“退婴”探源[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江扬;柴佩琪;;基于波形拼接的汉语文语合成系统设计[A];第五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俞士汶;段慧明;朱学锋;;语言工程中同形及兼类词语的处理策略[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张艳;徐波;;基于转换的错误学习方法的汉语词性自动标注研究[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任江辉;;汉日同形词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林(南京大学);貌合神离的词语[N];文汇报;2003年

2 ;名与字的意义组合方式[N];联合日报;2008年

3 雷颐;汉语“新词”漫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西方朔;汉语新词是现代生活的一面镜子[N];今日信息报;2007年

5 陈力卫;语词的漂移: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知识互动与共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路书体;多音字练习方法浅探[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7 记者 李建国;PEN明白说[N];中国包装报;2005年

8 ;一生的工具书 小学篇[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于虹;关注字母词在中文中的渗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郭木玉;汉英词典家族新成员[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淑琴;蒙古文同形词知识库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吴斌;语音识别中的后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李勇;复杂网络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4 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迪;韩国语汉字词与汉语对应词汇的意义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10 张金忠;俄汉词典编纂论纲[D];黑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利亚;汉日同形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2 内田淳;汉语教学中的汉日同形词考察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金菁琳;从教育的视点看中日同形词[D];湖南大学;2010年

4 么慧君;从跨文化的角度看汉日同形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潇月;关于日中同形词的词义比较[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朴信英;汉韩同形词的研究及相关教学策略[D];辽宁大学;2011年

7 付裕;汉韩同形词与对韩汉语词语教学[D];复旦大学;2010年

8 于洪雨;日本留学生汉日双音节同形词学习中的偏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峤;汉日同形词对比及对日汉语词汇教学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汝利娜;中日同形词对比及其对日汉语教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00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00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