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语篇中“は”的语用功能动态研究
本文关键词:日语语篇中“は”的语用功能动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用功能 日语语篇 “は” 语境 隐含逻辑关系 语篇语境 互动关系 语用学 已知信息 标记功能
【摘要】: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就“は”在日语语篇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 ,认为“は”的已知信息标记功能及隐含逻辑关系功能是两点重要语用功能。这些语用功能与其应用的语篇语境有着密切关系。语境既有篇内语境也有篇外语境 ,它们与“は”语用功能的体现形成动态互动关系。有关探讨对重新审视“は”的作用并拓宽相关认知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用功能 日语语篇 “は” 语境 隐含逻辑关系 语篇语境 互动关系 语用学 已知信息 标记功能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日语语篇中“は”的语用功能动态研究@毛峰林$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日语语篇;;“は”;;语用功能;;语境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就“は”在日语语篇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 ,认为“は”的已知信息标记功能及隐含逻辑关系功能是两点重要语用功能。这些语用功能与其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克定;Verschueren的语用理论对语用句法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姗燕;;主位推进模式与作为听力材料的人物介绍语篇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徐宏亮;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侯家旭;论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李建军;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指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王玉明,冯晓英;叙述视角的选择与文体效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李晓陆;新闻语篇功能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尹富林,汤九华;英语歧义结构及其化解方法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赵文辉;英语重复现象的语用功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向朝红;;英汉词典语用信息处理现状的调查及分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Yu Junping;英汉双语词典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文)[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明;;词典中的语用义及其局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杨文秀;;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从LDOCE2到LDOCE4[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模糊限制语[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琼;;翻译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华;;从主位结构角度对比分析英语语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胡健;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D];复旦大学;2003年
6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8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业兵;从语境角度考察词义演变的规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崔玉芹;论语篇连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3 张海华;论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D];延边大学;2000年
4 周漓云;从语境角度分析英汉互译中语言的得体[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焰明;《简·爱》两个译本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朱健平;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本质[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芳;论商务谈判中的礼貌语言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怀奎;语用能力与礼貌原则[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林雅;翻译的语用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10 唐建萍;语篇连贯的无形网络[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克定;语用句法学论纲[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汝松;日语助词“は”的强意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2 张云多;文章中的“は”和“ガ”[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6期
3 池学镇;含“は”与“が”句子的双主语浅析[J];外语学刊;1991年03期
4 李红梅;日语复句中的“は”和“が”[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5 陈岩;汉语主语翻译与“は”、“か”[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06期
6 张慧明;谈主语与助词“は”“が”的关系[J];现代外语;1994年01期
7 赵诣;通过句型来学习“は”和“が”的用法[J];日本医学介绍;1994年06期
8 刘和民;关于“が”和“は”[J];日语知识;1994年12期
9 张升余;接尾词“さ”、“み”、“め”、“は”[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年01期
10 寇芙蓉;在带有接续助词复句中的“は”和“が”[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本文编号:726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26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