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语对汉语入声字的转读
本文关键词:论日本语对汉语入声字的转读
【摘要】:日本语对汉语入声字的转读和中古汉语语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语音读单个入声汉字时有两个特点:一,读成双音拍;二,第二音拍通常是くつきち四个假名之一,带有入声汉字的标识性质,并和中古汉语入声字[-p][-t][-k]三种语音韵尾之间有对应转读之关系。两个日本汉字组成一个单词时,如果前一个汉字是汉语入声字,那么,该汉字的第二音拍有时候读成促音。入声字转读也存在一字多音现象。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关键词】: 日本语 转读 音读 中古汉语 入声字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论日本语对汉语入声字的转读@朱东根$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日本语对汉语入声字的转读和中古汉语语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语音读单个入声汉字时有两个特点:一,读成双音拍;二,第二音拍通常是くつきち四个假名之一,带有入声汉字的标识性质,并和中古汉语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版书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2 谢步群;;谈日语自动词所带宾语理性意义的纵向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8期
3 高桂英;;日本语词汇变迁考——迅速增加的片假名外来词[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7期
4 李丽;;对日语过去时的时间点的教学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5 于爱波;;谈高职日语听力教学[J];华章;2011年13期
6 武真真;;关于日语学习的几点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7 于桂玲;;日语词汇体系及其特点[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8 佟姗;;论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周蕾;;关于日语听说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年47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向远;;日本在华实施奴化教育与日语教学的强制推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吴敏玲;;くゐ·いく’‘~てくゐ·ていく’表动作空间范畴移动语言形式的日语语言特点——和汉语“来、去”、“~来、~去”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赵平;;关于日语语言学教育——结合音像资料的教学尝试[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金宁;;日语文化语言学举隅[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陈玉泉;;日语中女性语的历史成因及其特点[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纪廷许;;大学日语教材建设与教师的新使命[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秀山;日本的实用新型制度[N];科技日报;2001年
2 记者 严峻嵘;今年日语口译考有何变化[N];人才市场报;2008年
3 记者 杨舒;BJT成职场日语新评判标准[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冬梅;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日本语能力试验(2级)における教材の适用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倪立萍;中国语母语话者の日本语の敬语の习得への考察[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水清;日语汉字同日本文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孟根其其格;日本语和蒙古语中的谚语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裴京姬;韩日亲属称谓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6 丁文博;日本语音声形态中的自他动词对应[D];吉林大学;2006年
7 邓俊玲;日语敬语的现状与将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许雪华;日中同形词的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岩;“隐身助词”及其实际使用情况[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华清;中日宾语对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28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2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