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复合名词连浊规律考察
本文关键词:日语复合名词连浊规律考察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日语复合名词连浊规律。连浊发生的条件和规律较为复杂,连浊的性质与音韵、词及其起源、意义、构词法、词的复合度等诸多语言事项有关。本文根据连浊的易发生性,将复合词后项分为连浊概率性高的词、连浊的发生与前后词语关系密切的词和连浊概率性低的词。然后从构词法的角度,对7类复合名词连浊发生的情况进行考察,总结复合名词的连浊规律。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连浊 概率性 复合名词 构词法 规律
【基金】: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日语复合名词连浊规律考察”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1.本文目的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考察日语复合名词连浊规律。连浊是指合成词中后一词素的第一音节由清音转变为浊音的现象,如:秋(あき)+晴れ(はれ)→秋晴れ(あきばれ)。连浊发生的条件和规律较为复杂,连浊的性质与音韵、词及其起源、意义、构词法、词的复合度等诸多语言事项有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俊;英语复合名词的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2 全永百;英语N+N复合名词的语义剖析[J];外语学刊;1989年05期
3 程干泽;;谈法语中“n+n”构成的复合名词[J];外语研究;1989年01期
4 万发盛;;浅谈复合名词的复数形式[J];初中生之友;2003年Z4期
5 陈曦;论俄语成语式复合名词─—兼谈适合外语教学特点的词汇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6 周振邦;形容词(或名词)+名词所构成的复合名词的三种拼写形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7 傅轶飞;佘建荣;;含有wear的英语复合词[J];英语知识;2005年12期
8 李宝忠;日语复合名词的构成形式以及“名·动”结构的构词特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9 李志华;;浅谈连浊现象[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年06期
10 曾一鸣;;复合名词的复数构成[J];英语知识;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荣;;大学英语的构词法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王蕾;;词根与构词法——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关键[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张晗;;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吴静;;英/汉语中和动物相关的N+N复合名词的图式化理解[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高璞;姚志刚;赵靖舟;武富礼;王凤琴;;石油地质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析[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徐海江;;新词与英汉词典的修订[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阮永之;;英语阅读课教学法探讨[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8 叶济蓉;;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常见语法错误例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9 唐后祥;韩守利;;改革教学思路 提高词汇教学效果[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崔熳;;苏联解体后俄语变化的趋势[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验高中 杜娟;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拼缀构词法[N];学知报;2011年
2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永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怎样考才科学有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毕节一中 赵禄琴;加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提高学生听力水平[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4 潮安县古巷镇枫洋初级中学 苏燕芬;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潮州日报;2008年
5 杨振明;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N];甘肃日报;2007年
6 济源五中 侯飞;“窍”首以待课堂效率[N];学知报;2011年
7 河北省顺平县白云二中 王娜;陪养学生的四会能力[N];学知报;2011年
8 江苏省兴化市竹泓初级中 张家桐;初探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识记策略[N];学知报;2010年
9 崇仁县六家桥中学 邓师荣;浅谈提高快速阅读的方法[N];抚州日报;2010年
10 浙江省嵊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初中部) 姚云云;注重语音——轻松学词汇[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星;关于现代日语名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何爱晶;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D];西南大学;2009年
3 黄贞姬;韩国语汉字形容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4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PHAN VU TUAN ANH(潘武俊英);越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瑞雪;英汉复合名词的词义构成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韩春梅;汉韩复合名词构词法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3 潘优燕;英语复合名词的词化探析[D];宁波大学;2010年
4 常埨;在构词法理论框架内的中德汽车词汇对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沈达正;航天科技英语复合名词及其翻译[D];清华大学;2005年
6 王一茗;英汉复合名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7 任红霞;应用构词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侯佩佩;汉英语N+N复合名词构词认知理据对比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董旭阳;关于和制英语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赵海霞;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28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2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