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二外语日语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关于如何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问题的研究报告
本文关键词:对第二外语日语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关于如何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问题的研究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第二外语日语课教学改革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实验教学 新型教学模式
【摘要】:本论文通过介绍笔者在清华大学第二外语平台课日语实验班的实践经验 ,针对第二外语日语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既符合第二外语教学的特点 ,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同时 ,就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具体问题也略抒己见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外语系
【关键词】: 第二外语日语课教学改革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实验教学 新型教学模式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一、研究目的第二外语日语课教学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 ,包括逐步建立新的教学方针和体系、对教学对象与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重新调整和定位、不断更新教材的内容与形式、加速实现教学手段与设备的现代化、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注重新视点、不断探索进行考核测试和评估学习效果的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凤军;谈公共日语课的听说能力培养[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周建华;理工科日语课堂中的听说实践[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7年01期
3 金盛爱;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听说实践[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郝蕴志;经贸专业英语日语课教法的几点建议[J];南开管理评论;1997年04期
5 石晨曦;;浅谈日语专业多媒体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4期
6 陈月吾;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关于日语课堂教学法的探讨[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7 史静怡;范利东;;日语专科生语言态度调查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闫晶;;浅谈日语课堂情境的创设[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9 苏金智;;日本的语言推广政策[J];语文建设;1993年03期
10 庞丽红;;谈日语课堂教学的艺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蓝敏;;谈谈合作教学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初步尝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2 王士花;;华北沦陷区教育概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3 孙新兴;;日本侵占青岛时期殖民主义教育概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吕u&;;在昆山参加地下工作的点滴回忆[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5 葛茜;;关于日语学习信念变化的一考察——以中国人短期留学生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薛映晖;;侵华日军的暴行永远不会忘记[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建平;告别“哑巴外语”[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青专;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城市[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3 济南市工商银行历下支行 正正;拥有《标日》,你就是下一个成功者[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 姚海天;行走韩国——韩日社会文化“抉微见著”[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5 何继东邋通讯员 闻泉新;“冠名班”成中职办学时尚[N];嘉兴日报;2007年
6 王宜田 张光杰;菊花加刺刀[N];吉林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章梅;她把“傻女儿”培养成杰出妇女[N];哈尔滨日报;2006年
8 顾威;大连“十姐妹”成为农民工“引路人”[N];工人日报;2008年
9 记者 俞佩忠 通讯员 胡锵 毛文秀;90后大学生见缝插针“淘课”忙[N];嘉兴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韦伯宁;大连首创知识老人养老院[N];辽宁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健娟;对应汉语兼语句的日语表达[D];燕山大学;2011年
2 李婷婷;论日语副词“必ず”和“きっと”的语用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3 韦伟;日语新词语构词特征[D];燕山大学;2011年
4 赵盼;日本语学习における教室不安と成绩の关系に对す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喜芳;关于体的中日对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关键;中专日语课情景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海楠;关于“~かねる”和“~かねない”的语义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玲;中日称谓语对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温素美;日剧在日语专业课堂上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庭晶;论日伪统治时期的奴化教育[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731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3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