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从电影译名看外来文化对中日两国语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31 00:28

  本文关键词:从电影译名看外来文化对中日两国语言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译词 音译词 字母词


【摘要】:本文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外来电影译名的发展史以及各 阶段中外来语和外语词汇使用情况的变迁,讨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相对处于弱 势的语言应该如何处理民族语言和外语、外语以及外来语的关系问题。 本文结果显示,中国电影译名中外来语的使用比例以及使用英语原片名的情 况远少于日本,也就是说外来文化对日语的影响比它对汉语的影响显著。基于汉 文化以及汉语自身的特点,外来语经常在历经语音、语法的汉语化改造之后,还 要在语义上接受汉文化的严格考验。汉语外来语吸收呈现的新动向——字母词和 英语词组缩略形式音译词的增加,区别于以往的外来语,因为它们或彻底抛弃了 汉语的汉字基石,或舍弃了汉字的表意功能,增加了汉语的阅读难度。这两类外 来语要在汉语中不断扩大确实存在着障碍,但这些障碍不是不可逾越的。香港地 区因为百来的英属殖民地历史,粤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就比汉语普通话显著,电 影译名中就出现了字母词。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日益增大,西方 文化的冲击也愈来愈大,外来语进入汉语的速度、规模也都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 为这两类外来语的扩大创造了客观条件。日本片假名外来语从增加到泛滥经历了 几十年的积累过程,吸取日本的语言政策不够及时的教训,笔者主张在这些新趋 势刚刚出现的时候加以规范、引导,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规范引导的建议。 外来语是社会开放度提高的必然产物,对外来语的吸收应该持积极的态度。 但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即使指代的是相同的意义,母语表达方式中所蕴含的 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感情是外语所无法替代的。学习外语的前提是必须搞好母语 教育;吸收外来语时也要根据民族语言的特点加以改造吸收,使其更好地融入母 语体系,而不能颠覆母语基础甚至取代母语。
【关键词】:译词 音译词 字母词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36
【目录】:
  • 引 言5-6
  • 第一章 全球化和语言的流动6-11
  • 第一节 语言流动的具体体现──外语词汇和外来语的吸收运用6-8
  • 一、 外来语概述6
  • 二、 日本的外来语6-7
  • 三、 中国的外来语7-8
  • 第二节 维护语言民族性的必要性8-9
  • 一、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8
  • 二、 维护语言民族性的必要性8-9
  • 第三节 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回顾9-11
  • 第二章 外来文化对日语的影响11-26
  • 第一节 现阶段日本电影译名的特点11-15
  • 第二节 日本电影译名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15-20
  • 第三节 从电影译名看日语外来语特点20-22
  • 第四节 形成日本电影译名特点的因素分析22-26
  • 一、 语言因素22-23
  • 二、 文化因素23-24
  • 三、 历史因素24-26
  • 第三章 外来文化对汉语的影响26-36
  • 第一节 现阶段中国电影译名的特点26-29
  • 第二节 中国电影译名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29-34
  • 第三节 从电影译名看汉语外来语特点34-36
  • 第四章 外来文化对中日两国语言影响的比较36-43
  • 第一节 汉语和日语外来语特点比较36-38
  • 第二节 中日两国电影译名差异形成原因38-43
  • 一、 语言意识因素39-40
  • 二、 文化因素40
  • 三、 心理因素40-42
  • 四、 历史因素42-43
  • 第五章 对规范汉语外来语及外语词汇使用的几点建议43-52
  • 第一节 日本片假名外来语泛滥所引发的社会问题43-45
  • 第二节 由日本的外来语泛滥问题所得到的启发45-46
  • 第三节 汉语外来语新动向46-49
  • 第四节 对规范汉语外来语及外语词汇使用的几点建议49-52
  • 结 论52-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 录55-6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珍;[D];延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2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62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