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莫言在日本的译介

发布时间:2017-09-05 00:34

  本文关键词:莫言在日本的译介


  更多相关文章: 莫言 日译 译介学 日本中国学


【摘要】:莫言在日本的译介已走过近30年的历史,然而国内对莫言在日本的译介问题关注甚少,莫言日本译介方面的研究存在较大空间和价值。本文首先回顾日本译介莫言的历程,将其归纳为四个阶段,并逐一分析各阶段译介莫言的主要力量和特点,探讨莫言在日本受关注的原因,指出莫言日本译介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莫言 日译 译介学 日本中国学
【分类号】:H36;I046
【正文快照】: 无论是作为莫言海外传播研究的一部分,还是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一个个案研究,莫言在日本的译介问题都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目前,莫言日本译介方面的研究大都作为海外研究的一部分,1专门研究中,笔者仅见一篇发表在《文艺报》上的《莫言作品在日本》,2此外还有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江凯;;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4期

2 邵璐;;莫言小说英译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法;李桂玲;;《当代作家评论》视阈中的莫言[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1期

2 孔小彬;;论莫言小说的中国想象[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3 曾艳兵;;走向“后诺奖”时代——也从莫言获奖说起[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4 赵丽萍;董国俊;;从颁奖词看莫言小说的域外接受[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5 徐晓珊;黄靖;;谈《红高粱》乡土文化及其英译本的翻译策略[J];电子制作;2013年10期

6 赵丹;;莫言《生死疲劳》英译本的翻译叙事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6期

7 徐晓珊;徐万治;;莫言小说《红高粱》英译本之归化异化策略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5期

8 王晓辉;;从赛珍珠和莫言的作品被西方悦纳谈起[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2期

9 王春艳;;论《丰乳肥臀》的后现代叙事艺术[J];当代小说(下);2013年12期

10 李桂玲;;莫言文学年谱(下)[J];东吴学术;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晔;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王惠萍;后殖民视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与译介活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徐丽;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董国俊;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D];兰州大学;2014年

7 崔艳秋;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展;沉默的先锋—莫言小说创作轨迹探微[D];西北大学;2012年

2 谢(王莹);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刘敏;莫言《檀香刑》的接受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李忷茜;英汉并列结构的对比分析:沃尔夫模式[D];中山大学;2013年

5 李昂;我国版权代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王瑜琳;接受美学视角下苏童《米》的英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濮丽雅;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杨珊珊;莫言《生死疲劳》英译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卢迪;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都云;从等值理论看莫言小说《檀香刑》的德语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智芹;西方读者视野中的莫言[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2 杜迈可;季进;王娟娟;;论《天堂蒜薹之歌》[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6期

3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4 张清华;;关于文学性与中国经验的问题——从德国汉学教授顾彬的讲话说开去[J];文艺争鸣;2007年10期

5 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J];小说界;2000年05期

6 罗屿;;葛浩文:美国人喜欢唱反调的作品[J];新世纪周刊;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宾忠;於可训;;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2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恶人形象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女性形象比较[J];电影评介;2007年04期

4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创作流变论[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5 李会学;;返乡之路——评《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6 温伟;;“恶”的狂欢——莫言与福克纳审恶小说探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张箭飞;;看得见的译者:葛浩文的莫言[J];粤海风;2013年01期

8 娄晓凯;;从源语小说到译入语小说的翻译与改写——关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00期

10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伦理小说探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2 袁莉;;从莫言作品在法国的译介——谈中国文学的西方式生存[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晋瑜;莫言: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李景端;莫言获诺奖 翻译要加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姜小玲 施晨露;莫言得奖,翻译有功[N];解放日报;2012年

4 刘莎莎;莫言获奖折射我国文学翻译暗淡现状[N];济南日报;2012年

5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王永钦;从莫言获奖看经济学与文学的相通性[N];东方早报;2012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许方;莫言获奖及其作品的翻译[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钟志清;跨文化之间的对话[N];文学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汪瑞林;用不同方式追寻真理[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俄罗斯汉学家 圣彼得堡文学出版社总编辑 叶果夫;译莫言作品 看中国文学[N];人民日报;2014年

10 早报记者 许荻晔;翻译家葛浩文:莫言对译者很体贴[N];东方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璐;论莫言《红高粱》法译本中原文风格的再现[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邓莉欣;莫言和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生命主题比较[D];辽宁大学;2012年

3 祝安利;《狗文三篇》翻译实践:汉语“重复”现象法译策略探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姜伟婧;精神的还乡[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腾;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卫立平;《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4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94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0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