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中日面部词汇惯用语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8:06

  本文关键词:中日面部词汇惯用语的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身体惯用语 对比分析 意义对应


【摘要】:语言中的惯用语和人体词汇是汉语和日语中普遍存在并且带着显著的文化、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同时,与人体相关的惯用句又分别在两种语言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人体构造大致相同,,因而与人体相关的惯用语在各种语言中会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文化的底蕴差异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和体验。因而本文以汉语和日语中与部分人体词汇——“眼”和“口”——相关的惯用语为对象进行比较,以期调查两种语言中关于人体词的样态,同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力求通过语言方面表达的异同点来看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异同,以加深人们对中日人体惯用语的更深层认识。 在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确定了研究范围,即头部人体词汇中最具代表性的“眼”和“口”相关的中日惯用语。收集了有代表性的263条日语惯用语和240条汉语惯用语进行比较。文中将“眼”和“口”的惯用语分为中日“可对应的惯用语”和中日“不可对应的惯用语”两大部分进行对比研究。首先通过具体数据的统计,概括出整体的中日惯用语的对应程度,然后在可对应和不可对应两部分中分别就具体惯用语进行了逐个比较,深入调查两种语言中惯用语所表达的概念意义的异同,最后总结出它们的特点。 通过本文的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 中日身体惯用语可对应部分中,既存在着在意思上和表现方式上都完全相同的惯用语,也存在着表面的意思虽然相同但表现方式不同,以及在意思上可以部分对应但实际的主要意思和用法并不相同的惯用语。与此同时,中日惯用语中不能对应的惯用语,日语中的惯用语的特点是通过描写身体词汇的动作和状态具体的表达意思和感情;中国语则是在身体惯用语中抽象的表达人的复杂的心理感情。还有,中日惯用语都是以“眼”和“口”的基本功能——即“眼”的视觉功能和“口”的饮食语言功能为出发点而形成的。 目前关于中日人体词和惯用语的系统比较还不是很充分,本文仅取局部词汇,进行小规模的粗浅尝试比较,因此难免有疏漏之处。但是本文的研究对于学习汉语和日语的“眼”和“口”相关的惯用语以及了解中日文化如能有所帮助,则本人将感到不胜荣幸。
【关键词】:身体惯用语 对比分析 意义对应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5-6
  • 要旨6-9
  • 序论9-14
  • 第一章14-25
  • 第二章25-33
  • 第三章33-67
  • 第四章67-70
  • 参考文献70-72
  • 论文发表72-73
  • 谢辞73-74
  • 研究生履历7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桂花;身体词汇惯用句的中日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曹珊;日语“颜”类惯用语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99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899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5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