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法语德语论文 >

汉德语常用动词配价的应用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03:52
  汉语和德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一个属于汉藏语系,一个属于印欧语系,但中国和德国的语法学者均运用配价论对本国的语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样,对汉语动词和德语动词的对比研究就有了一个理论支点。本文对比分析的对象是我国青年学者袁毓林对汉语动词配价的研究成果和德国语法学家恩格尔、舒马赫对德语动词配价的研究成果,它们在研究目的、应用领域、对“价”的性质的理解和定价标准上有较强的可比性。 本文是一种应用性的微观研究,应用对比的是汉语和德语中常用动词的配价异同,它以汉语为对比基点,以德语为对比参照点,具体对比分析了汉语动词和与之语义相当的德语动词在配价上的对应关系。这种单向性的特点决定了应用对比只能从句法结构入手。 本文采用的是具体应用对比的方法,总共对160个比较常用的汉德语动词的价数、价质和价的配位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些动词在当前各种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而且恩格尔/舒马赫和袁毓林对它们都有细致的研究。在对比分析了汉语的一些常用动词和与之在语义上相当的德语动词在配价上的异同之后,总结出汉语动词内在格和德语动词补足语之间的一些转换规则。但同时也发现,从句法理论上制...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0 前言
1 汉德语应用对比的必要性
    1.1 对外汉语教学的迫切需要
    1.2 令人尴尬的研究现状
2 应用对比的理论框架
    2.1 创立
    2.2 在德国的发展
    2.3 在中国的发展
3 用配价论来应用对比汉德动词的可行性
    3.1 逻辑配价、语义配价和句法配价
    3.2 德语动词配价研究的理论成果
        3.2.1 曼海姆学派学说概述
        3.2.2 补足语和说明语
        3.3.3 句子构造和句法格式
    3.3 汉语动词配价研究的理论成果
        3.3.1 层级配价理论概述
        3.3.2 配价层级
        3.3.3 配位方式
            3.3.3.1 话题化
            3.3.3.2 述题化
    3.4 小结
4 应用对比分析
    4.1 应用对比的方法
    4.2 具体应用对比分析
        4.2.1 气象动词
        4.2.2 句子构造为0的德语动词
            4.2.2.1 与一元一位动词对应
            4.2.2.2 与一元二位动词对应
        4.2.3 句子构造为03、0(3、04、0(4、03v4的德语动词
            4.2.3.1 与二元二位二项动词对应
            4.2.3.2 与准二元动词对应
            4.2.3.3 与二元三位三项对应
        4.2.4 句子构造为05、0(5、06、0(6的德语动词
            4.2.4.1 与一元二位动词对应
            4.2.4.2 与二元二位二项动词对应
            4.2.4.3 与二元三位三项动词对应
        4.2.5 句子构造为01的德语动词
            4.2.5.1 与二元二位二项动词对应
            4.2.5.2 与二元三位三项动词对应
            4.2.5.3 与给予义三元动词对应
            4.2.5.4 与三元四联动词对应
        4.2.6 句子构造为含有01的德语动词
            4.2.6.1 与三元动词相对应
            4.2.6.2 与二元三位三项动词对应
            4.6.2.3 与二元二位二项动词对应
            4.6.2.4 与二元三位三项动词对应
            4.6.2.5 与取得义三元动词对应
5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符号目录
附录二: 160个常用动词的配价对比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汉移位终点表达形式对比[J]. 崔健,朴贞姬.  汉语学习. 2003(01)
[2]二十年来中国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J]. 王顺洪.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01)
[3]乔姆斯基句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 陆俭明.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04)
[4]中介语中动词句的配价偏误分析[J]. 方绪军!200234.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4)
[5]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新动向[J]. 王伟丽.  汉语学习. 2000(03)
[6]德国配价论主要学派在基本问题上的观点和分歧[J]. 韩万衡.  国外语言学. 1997(03)
[7]汉语处所价语的初步考察[J]. 陈昌来.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03)
[8]外国留学生汉语专业高年级语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郑懿德.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5(04)
[9]“原则及参数语法”与英华对比分析(续完)[J]. 汤廷池.  世界汉语教学. 1993(03)
[10]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J]. 鲁川,林杏光.  汉语学习. 1989(05)



本文编号:3062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062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8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