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韩国,朝鲜,中国朝鲜语语言规范比较及统一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03:43
【摘要】: 韩国,朝鲜,中国朝鲜族虽然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因各自的语言规范不同,发音法,拼写法,隔写法,文章符号法也产生相当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明显,给人们的书写生活带来麻烦。 本论文通过对现行韩国,朝鲜,中国朝鲜语的语言规范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点并提出相应的统一方案。第2章写三个国家语言规范的变化过程和改正内容,第3章以发音法,拼写法,隔写法,文章符号为中心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点,第4章以第3章找出的差异点提出相应的统一方案。 韩国,朝鲜,中国朝鲜语的语言规范比较材料以韩国的《韩文拼写法》(1988)和《标准语规定解说》(1989),朝鲜的《朝鲜语规范集》(1988),中国朝鲜语的《朝鲜语规范集》(2007)为中心。 三个国家的语言规范均从1933年朝鲜语学会制定的《韩文拼写法统一案》开始,韩国和朝鲜分裂后,朝鲜制定《朝鲜语新拼写法》(1948)和《朝鲜语拼写法》(1954)开始有别与韩国的语言规范,中国朝鲜语的语言规范的内容和发展变化大致相同于朝鲜的语言规范。 发音法的差异,首先发音总则有别,韩国在确定标准音时遵循了标准话的实际发音,同时又考虑了韩国语的传统性与合理性,朝鲜把以首都平壤为中心、以平壤话为基础的文化语的发音作为标准音,中国朝鲜语的别于朝鲜和韩国,中国把朝鲜族人民广泛使用且符合朝鲜语发展规律的发音确定为标准音。 拼写法的差异,最明显的是在增音“(?)”和头音规则的使用与否;隔写法在名词和不完全名词、数词和量词、独立动词和辅助动词之间的隔写与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韩国、朝鲜和中国虽然在使用相同的语言和文字,但是由于标点符号法不统一,出现了相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标记,相同的符号有不同名称和不同用法的现象。 为此、我们不能固守我行我素式封闭的语言规范,要积极探索新的语言规范,以便更好地发展朝鲜语,更好地促进全世界朝鲜民族的相互交流。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先;;白锐 留学奠定美丽的人生基础[J];留学生;2010年11期

2 ;面孔[J];黄金时代;2010年11期

3 金凤女;;朝鲜语法律术语误译现象及其分析[J];民族翻译;2011年02期

4 春霞;江萍;;用100种语言服务世博的17岁女孩[J];分忧;2011年03期

5 ;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7种“少数民族新词术语统一规范”翻译专家工作会议召开[J];民族翻译;2010年04期

6 郭建中;;街道名称的书写法[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5年11期

7 赵平;张利平;;日语咖啡(9) 趣味外来语[J];日语知识;2011年07期

8 石建国;;19世纪末西方在华传教士的朝鲜观——以《教务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当代韩国;2011年02期

9 丁大琴;丁立福;;解密“常凯申”误译事件与汉字注音发展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永寿;;中国朝鲜语规范化方向与规范原则思考[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加强组织建设 提升朝鲜语研究水平[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3 张成日;;现代朝鲜语方言的元音中和谐现象研究[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李琳;毕玉德;陈洁;;朝鲜语对格的语义角色分析[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有福;;介绍一种古代朝鲜语资料——《朝鲜馆译语》[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6 ;黑龙江省朝鲜语学会[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7 毕玉德;陈洁;吕春燕;;朝鲜语句子语义角色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8 毕玉德;张文江;;朝鲜语知识库结构的设计理念及其语言描述[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玄龙云;;论东北亚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国际标准化问题—谈论东北亚国际交流之中的中朝韩信息标准与术语协助事业[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连益;连真然;;关于双语词典收录中国地名的几点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咪娜 刘明鑫 陈思亦;朝鲜语输入法呼唤早日标准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本报记者 鲁伟;创新“林改课” 不落“参改人”[N];延边日报;2010年

3 李军;汪清公安加强朝鲜语培训[N];人民公安报;2004年

4 实习生 金将勋 记者 高吉龙;两年内我州双语使用率将达98%[N];延边日报;2006年

5 李泳沩;促进朝鲜族文化健康发展[N];吉林日报;2007年

6 文萱思;现阶段我国民族语文工作既不能滞后也不能超前[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记者 郑瑶 实习生 宋顺丹;我市高校今年新增54个本科专业[N];重庆日报;2006年

8 [日]大西广;统一部分文字:“东亚人”应该做的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吉林记者站 贺柏平 赵利;国家旅游局培训首批韩语导游[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记者 高云 实习生 刘晓琳;推动朝鲜语言文字 使用规范化标准化[N];延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骏;《老乞大谚解》朝鲜语语音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2 马英美;改革开放后中国朝鲜语新词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3 金海月;朝汉致使范畴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宋兆祥;中上古汉朝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申美花;[D];复旦大学;2010年

6 金莉娜;韩(朝)汉语篇结构标记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申慧淑;城市朝鲜族语言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李兰;朝鲜语体词词尾的结合类型和语法意义演变[D];延边大学;2011年

10 李晶;朝鲜族的认同意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玉兰;韩国,朝鲜,中国朝鲜语语言规范比较及统一方案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黄琼;朝鲜语专业立交式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方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香兰;广播新闻体裁翻译小议[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朴范吉;从信息论角度考察政论文体翻译[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金哲虎;《华语类抄》的词汇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许闰星;双音节汉字词物理声学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金香淑;对朝鲜语语法书中的半语称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8 韩海燕;汉朝拟声词的对比与翻译[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朱雪花;汉语“一边/面A,一边/面B”格式及其朝鲜语对应形式[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金春梅;汉朝数量词表达方式及其翻译[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5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765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2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