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阿拉伯语中的强调方式

发布时间:2020-08-09 04:18
【摘要】: “强调”是一种常用的语言手法。阿拉伯语中的强调现象十分普遍,在各种语体中都随处可见。而具体的强调方式则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一般不含强调意义的句子可以通过省略、添加、变换语言成分或形式来使其具有强调性;而有些词句本身就带有强调性,直接使用这些词句就是一种强调。因此,从语言成分或形式改变的角度出发,可将阿拉伯语中的强调方式分为省略、添加、变换和零式四种。 阿拉伯语修辞中的一些修辞方法也具有强调作用,突出语言中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等,它们也是阿拉伯语中的强调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丽伟;西贝;;周烈:赢者思维[J];教育与职业;2008年31期

2 林则飞;若干阿拉伯语词汇与其他语言的历史因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6期

3 仲跻昆;;桃李满园时 当念老园丁——访刘麟瑞教授[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3年02期

4 张广智;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5 刘开古;中世纪阿拉伯语在西亚、北非的传播[J];阿拉伯世界;1988年02期

6 刘开古;中世纪阿拉伯语的发展[J];阿拉伯世界;1988年04期

7 刘元培;;浅谈汉译阿中的加词[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0年01期

8 史希同;;《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大纲》制订说明[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1年03期

9 葛铁鹰;翟隽;;各国钱币上的阿拉伯语[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2年02期

10 罗雪村;;今日阿拉伯电影[J];世界博览;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明敏;;回族话中的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汉化形式的考察[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佘莉;;浅谈基础阿拉伯语教学[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3 丁俊;;回族穆斯林对中国的阿拉伯语教育事业的贡献[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唯中;;《文学选读》修订诌议[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5 何其敏;;民族教育选择的张力——以回族阿拉伯语学校为个案[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6 杨建荣;;关于阿拉伯语一年级基础课教学的几点看法[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7 李芳杰;杨巍;;导引 脉络 准绳——《汉语100》编写思路的构拟与实施[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毕健康;;恩师故去 风范永存——深切怀念杨灏城教授[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9 马强;;阅读草根社会的文化符号:“小经文字”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宋煜;张子明;;拳击比赛评判系统软件国际化的镜像技术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专稿 周峰;美军防务外语发生战略转变[N];世界报;2005年

2 记者 蒋中意;义乌商城集团去年免费培训9万多人次[N];金华日报;2010年

3 石岳文;从法库走向世界[N];沈阳日报;2011年

4 新华社记者 聂晓阳 李骥志;7同胞遭劫持后,中资机构加强安全措施[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江平;书生孙道临[N];中国电影报;2007年

6 楚平;驻伊英军高薪聘翻译[N];中国国防报;2006年

7 李佳;中阿旅游顺利对接阿拉伯语导游成了香饽饽[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文;小语种 大天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9 记者 魏瑶;阿拉伯语国家学员来兰学习新能源应用技术[N];兰州日报;2011年

10 宋常青 黄文新;中阿贸易发展催热阿语职业技能培训[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昆鹏;阿拉伯文化复兴的旗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高肃秦;阿拉伯语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周烈;阿拉伯语篇章语言学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0年

4 哈赛宁;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的历史与当代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韩忡;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齐明敏;阿拉伯阿拔斯“苦行诗”及其与中国唐宋“出家诗”之比较[D];北京外国语学院;1993年

8 张雪峰;伊斯兰的“吉哈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纳思霖;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绘画因素[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周放;阿拉伯科学与翻译运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贤静;阿拉伯语中的强调方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杨信;黎巴嫩标准阿拉伯语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建军;回族地区阿拉伯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阿一曼;阿拉伯语为母语的苏丹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难点[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马壮;浅析阿拉伯语委婉语[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陈园园;现代汉语与阿拉伯语语音、实词语法范畴专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秦韶云;阿拉伯语词汇的发展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曹一俊;汉阿辅音对比及其对阿拉伯语语音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阿尔合提布(alkhatib);现代汉语介词“在”“从”与阿拉伯语介词“(?)”“(?)”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京效;汉阿定语对比及阿拉伯人汉语定语偏误预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6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786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