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话题标记对比
发布时间:2022-02-17 09:21
话题标记是表示话题之为话题最直观的标志。在韩国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话题标记,但是两种语言中话题标记在标记话题的典型性,兼提功能,述题省略,话题度弱化,语末话题标记等方面却各有不同。本文从对比语言学观点出发,通过对韩中话题标记进行对比研究,探询话题标记在两种语言中的异同。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韩中话题标记详细分析了韩国语和汉语话题标记所具有的特点。对韩国语的话题标记,特别是最具典型性的提示助词‘(?)’,‘(?)’,‘(?)’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和话题、对比、已知信息、强调等的关系,并讨论了‘(?)’的兼提功能和追加同类事物的功能,以及‘(?)’的强调“唯一性”功能。对汉语的语气词、停顿、语序以及其他话题标记在话题结构中的不同功能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主要用对比语言学的观点对韩中话题标记在标记话题的典型性,兼提功能,述题省略,话题度弱化,语末话题标记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章是结论,主要对本文中对韩中话题标记的对比分析结果分条进行概括和总结。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话题标记“嘛”与语气词“嘛”[J]. 强星娜. 汉语学习. 2010(04)
[2]汉韩语话题对比[J]. 柳英绿,崔载光. 华夏文化论坛. 2009(00)
[3]论话题标记之“语序”[J]. 刘岩.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4]以话题为基础的韩汉句法结构对比[J]. 崔凤娘.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3(02)
[5]《话题的结构与功能》评述[J]. 徐烈炯,刘丹青,袁毓林. 当代语言学. 2003(01)
[6]汉语话题标记研究[J]. 雷莉.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12)
[7]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J]. 石毓智. 语言研究. 2001(02)
[8]普通话与上海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J]. 刘丹青,徐烈炯.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01)
[9]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J]. 袁毓林. 中国语文. 1996(04)
[10]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J]. 刘丹青. 语文研究. 1995(02)
博士论文
[1]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 林新宇.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 费惠彬.上海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话题标记“关于”、“对于”、“至于”研究[D]. 徐景宜.上海师范大学 2010
[2]从汉韩对比看汉语话题[D]. 杨兴锐.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9179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话题标记“嘛”与语气词“嘛”[J]. 强星娜. 汉语学习. 2010(04)
[2]汉韩语话题对比[J]. 柳英绿,崔载光. 华夏文化论坛. 2009(00)
[3]论话题标记之“语序”[J]. 刘岩.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4]以话题为基础的韩汉句法结构对比[J]. 崔凤娘.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3(02)
[5]《话题的结构与功能》评述[J]. 徐烈炯,刘丹青,袁毓林. 当代语言学. 2003(01)
[6]汉语话题标记研究[J]. 雷莉.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12)
[7]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J]. 石毓智. 语言研究. 2001(02)
[8]普通话与上海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J]. 刘丹青,徐烈炯.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01)
[9]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J]. 袁毓林. 中国语文. 1996(04)
[10]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J]. 刘丹青. 语文研究. 1995(02)
博士论文
[1]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 林新宇.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 费惠彬.上海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话题标记“关于”、“对于”、“至于”研究[D]. 徐景宜.上海师范大学 2010
[2]从汉韩对比看汉语话题[D]. 杨兴锐.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9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62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