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我国本轮经济周期波动在谷底的性质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6 15:27
【摘要】:正 从1991年进入回升期的我国本轮经济周期现在已经越过1993年的峰顶,开始缓慢地向本轮波动的谷底回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4次经济周期,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预计将在今年达到谷底。1.在本轮经济周期的谷底,宏观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经济仍然蕴含着强劲发展势头,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仍将处在高位上,形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首次高位谷底。我们利用多种经济计量模型对1996年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1996年的预测结果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23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
[Abstract]:The current economic cycle of our country, which is entering a period of recovery from 1991, has now crossed the peak of 1993 and begun to slow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current round of fluctuations. The fourth economic cycle has taken place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t is expected to hit a low of 1. 1% this year. At the bottom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cycle, the macroeconomic aggregate is basically balanced,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drops steadily, the economy still has a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nd the major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will remain at a high level. To form the first high bottom of China's economic cycle fluctuations. We use various econometric models to forecast the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for 1996. The results of the forecast for 1996 are as follows: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growth of 8.7 yuan, investment scale of fixed assets of the whole society is 2.32 trillion yuan, which is about 2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evious year.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totaled 2.42 tr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1. 1% over the previous yea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越;我国经济周期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管理世界;1986年05期

2 李胜学;;微观经济指标应围绕宏观经济指标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启示[J];价格月刊;1986年03期

3 卢建;;我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J];经济研究;1987年04期

4 王泽盈;第二次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讨会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5 李隆章;论对宏观经济的统计控制——用游程检验法控制宏观经济指标问题的探讨[J];财经科学;1988年03期

6 陈越;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1988年01期

7 戈晓宇;经济周期的波动与改革方案出台时机的最佳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01期

8 钟亚平;;社会主义经济周期讨论综述[J];教学与研究;1988年05期

9 刘国光;;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年06期

10 林;;记第一次“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讨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棋福;陈槞;;利用GIS支撑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地震灾害损失研究[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徐荒煤;;投资推动型经济中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互影响及其控制策略[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朱恒金;;新经济条件下的审计创新与对策[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雁凤;;从中国经济发展看中国会计发展[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崔友平;;重温邓小平“上台阶”理论 熨平我国经济周期[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潘永泉;杨晓;;神经网络模型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季平;陈可嘉;刘思峰;;灰关联分析在经济指标时差关系研究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刘琳;岳国强;;经济基本面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5国际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思峰;季平;陈可嘉;;经济波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与指标时差关系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陈可嘉;季平;刘思峰;张岐山;;灰色波形预测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应用[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厉以宁;站在世纪之交门槛看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00年

2 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者问题与回答(25日)[N];财经时报;2000年

3 李树成 李实;“新经济”究竟“新”在哪儿[N];发展导报;2000年

4 张星伍;整体运行趋好 消费上升乏力[N];贵州日报;2000年

5 汪龙;经济增长可能超过预期[N];国际金融报;2000年

6 记者 郑大方;巴西 经济继续保持增长[N];人民日报;2000年

7 郭守亭;国外的贸易组织创新及启示[N];人民日报;2000年

8 荆参;新经济与经济周期[N];人民邮电;2000年

9 李泊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局长;民营经济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N];市场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杜金凤;是谁拉动了宏观经济自主回升[N];中国信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福凯;公司财务周期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任志祥;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杨冬云;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志刚;风险可保性理论与巨灾风险的国家管理[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p,

本文编号:2296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296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8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