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7:19
【摘要】: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还比较滞后,从近年来发达国家以及全球市场的经验来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日益成为金融市场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它在风险管理方面所具备的与场内金融衍生品不同的特性,更是吸引众多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另外,由于场外金融衍生品本身所具备的合约定制特性,也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交易方独特的风险管理需求,从而导致该市场规模迅速膨胀、交易工具种类不断创新、以及各类交易者不断云集。其中,大型金融机构更是以交易商的身份出现在该市场中,不仅提供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必备的流动性,也因此获得巨额收益。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的金融结构来看,发展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将能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增强金融效率,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因此非常有必要性‘。不过,在国内目前发展这一市场相应的也要注意在市场监管、信息披露、清算等方面的同步建设。 某种程度上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力已经在超越传统金融产品市场。此外,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到这个水平表明它已经成为各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业务的一个重要场所,完全超越场内交易所,而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中恰恰比较欠缺风险管理功能,并且在金融改革过程中,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没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因此,对于能否在中国发展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研究对发展和完善中国金融体系非常有意义。 通过对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描述与分析,我们认为在中国开展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有其必要性,无论是汇率、利率还是信用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还是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需要都给场外金融衍生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满足风险管理需求的空间非常广阔。不过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还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交易种类、数量还是市场环境都与国外成熟市场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监管、法律体系、会计制度、产品创新等方面积极借鉴国外现有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加快汇率、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推动国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本文首先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思路;然后进行文献回顾,找到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本文对我国金融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必要性;本文研究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尝试提出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步骤和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
本文编号:2747757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若愚;邱丹;;我国场外衍生品监管的制度构建和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2期
2 宋连;王大贤;;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与监管的探讨[J];南方金融;2009年05期
3 朱小川;;美国场外衍生品监管规则的演变与改革述评[J];区域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4 徐明棋;美国金融衍生市场近期的发展与监管趋势[J];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01期
5 景翠莲;;国际上场外衍生品结算安排及其启示[J];金融电子化;2009年07期
6 秦洪军;刘忠燕;;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及其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0年08期
7 崔志娟;;柜台市场效率与会计信息配置模式的优化[J];会计研究;2010年08期
8 雷鸣;;天津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综合分析与建议[J];企业经济;2010年07期
9 胡俞越;孙f ;;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机制弊端引发美国金融危机[J];投资北京;2008年11期
10 祁东;;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对策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11期
本文编号:2747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74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