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有效性研究——以玉米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3 14:01
  本文运用2014—2018年257组玉米期现货市场价格的周数据,构建VAR模型检验玉米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引导关系,运用OLS模型定量分析玉米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效率。结果表明:玉米期现货价格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玉米期货价格单向引导现货价格且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玉米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对冲成本和绩效值都较低。最后分析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有效性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有效性研究——以玉米为例


玉米期现货价格走势图

模型图,模型,因果,单位圆


VAR模型中AR根的图

脉冲,现货价格,期货,趋势


6.脉冲响应分析如图3(a)所示,在跟踪期开始时,现货价格所受到的信息冲击对其自身就有一个很强的影响,第三期达到最大,随后不断下降,出现了负向影响,到第100期趋于-2左右。而期货价格受到信息冲击时对现货价格的影响大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前30期期货价格的变化对现货价格的影响是递增的,第25期达到最大,约为26,后来呈现缓慢减弱的趋势,到跟踪期结束正向冲击趋于15左右。可以看出,从第10期开始,现货价格的波动主要来自于期货市场,这种趋势一直保持到跟踪期结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以玉米和小麦市场为例[J]. 杨惠珍,韦敬楠,张立中.  价格月刊. 2017(05)
[2]上证5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实证研究[J]. 王元昊,张继鹏.  时代金融. 2017(05)
[3]基于GARCH模型的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绩效研究[J]. 周振南.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6(04)
[4]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与问题研究[J]. 苏玉峰.  改革与战略. 2016(03)
[5]我国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双向引导机制的研究[J]. 王时芬,汪喆.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01)
[6]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J]. 艾晨曦,马露楠.  科技和产业. 2015(06)
[7]跨国粮商套期保值行为研究[J]. 吕东辉,杨印生.  农业经济问题. 2013(12)
[8]我国战略性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效率研究——以大豆为例[J]. 马述忠,汪金剑,邵宪宝.  农业经济问题. 2011(10)
[9]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基于有向无环图的应用[J]. 闫云仙.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7)
[10]大连玉米与上海铜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比较分析[J]. 张烨.  江西农业学报. 2009(07)

硕士论文
[1]铁矿石套期保值比率的实证研究[D]. 周璐平.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66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566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