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很”“真”与“太” 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
1 绪论
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曾于 2015 年 5 月至 2016年 3 月赴泰国罗勇府 Huayyangsuksa School 做汉语教师志愿者,并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汉语教学工作。在专业学习过程和在泰国任教期间,笔者深深体会到汉语的副词尤其是程度副词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特别是泰国的学习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现代汉语程度副词是副词中的一个小类,其数量也是非常有限,但是在语言表达中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也较广,并且其内部成员个性鲜明,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来说,如何准确恰当的教授学生汉语程度副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就有了难度,对于国外学生来说,想要完全掌握汉语程度副词也会有很大难度,具体表现在使用中偏误率比较高,偏误类型也比较多样。如在泰国学习者的作文中,我们收集到以下偏误例句:针对上述现状,本研究借鉴在泰国实际教学中的经验,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北京语言大学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有关“很”“真”与“太”的数据作为参考,对泰国本土中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很”“真”与“太”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总结了偏误类型并分析偏误原因及规律,在教学方法、学生本身、教材等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希望能够通过对汉语程度副词的考察与研究,为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程度副词“很”“真”与“太”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提高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副词的效率。
.....
2 泰国中学生学习“很”“真”与“太”的偏误分析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
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偏误分析可以使教师系统了解学生的偏误规律,了解学生学习程度副词时的重难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学习者本身可以通过这种理论方法修正自己对于目标语规则所做出的不正确的推论与归纳,促使学习者学习程度的加深不断向目标语过渡。从语言对比的角度来说,泰语和汉语都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都是有声调的语言。从语言类型上来说,都没有或者说缺乏形态标记和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表达意义的手段;两者都属于 SVO 的语序。但是两者在构词及语法上都还存在区别。主要表现在泰语和汉语的定中结构语序不同。汉语里的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是,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泰语则相反,定语在后,中心语在前。这是泰国学习汉语定语比较困难的重要原因。2.2 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前人依据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研究成果,参照《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等,2007)中对偏误的分类,我们将泰国中学生在习得汉语程度副词时偏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错序偏误,遗漏偏误,误加偏误,误用偏误以及杂糅五大类型。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依据《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孔子学院总部,2009),并且借鉴了葛丹丹(2012)和王艺烨(2014)中问卷调查的设计,为调查问卷设计了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到句中恰当的地方、判断句子的正误和连词成句四个部分的内容(调查问卷详见附件二)。选择部分主要考察学习者正确选择副词的能力,可以考察学习者在习得的过程中误用的情况,第二部分把程度副词填入句中恰当的部分,可以有针对性的考察学生的错序偏误。第三部分判断既涉及了副词错序的例子,还有遗漏、杂揉等方面的内容。最后的连词成句考查学生使用程度副词进行综合交流表达的能力。程度副词“很”包括 11 个题目,“真”包括 11 个题目,“太”有 13 个题目,具体用例情况如下表所示:
3 课堂教学实践设计 .............43
3.1 教学实践的目的.............433.2 教学实践的对象与方法..............43
3.3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导的教案设计.........43
3.4 以对比分析为主导的教案设计........46
3.5 实践结果的统计与分析.........48
4 程度副词“很”“真”与“太”的教学建议 .........554.1 情景化教学......55
4.2 对比教学..........57
4.3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60
4.4 对泰国中学生及汉语教师的建议.............63
5 结语 ..........65
5.1 本文结论与创新...........655.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66
4 程度副词“很”“真”与“太”的教学建议
4.1 情景化教学
泰国中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波开朗,乐观大方,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尤其是对初级阶段的泰国中学生。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比如学习《体验汉语》初中版第一册第五课《我的眼睛很大》,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的眼睛很大。”“我的个子很高。”“我的头发很长。”等,在教师讲解完词语、句型句法之后,教师可以在班上分别选择眼睛大,个子高,头发长的同学,让这几位同学到前面来展示学过的句子,眼睛大的学生可以一边指着自己的眼睛一边说“我的眼睛很大。”,个子高的同学可以用手指一下自己的身体说“我的个子很高。”头发长的同学可以用手展示自己的头发,并且说“我的头发很长。”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会得到提升。在完成了此步骤后,根据课文内容,老师可以适当加大学习的难度,由之前的一个人指着自己的某些身体特征到两个人交流对话。4.2 对比教学
汉语程度副词“很”“真”与“太”的基本用法,对于泰国中学生来说并不算太难,并且在泰语中都可以找到对应词语,意义基本和汉语相同,表示程度较深,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泰国中学生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学习,也就是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来提高学习效果。2)不同点对比汉语程度副词“很”“真”与“太”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泰语中的用法不尽相同,如果要把这两种语言的程度副词进行比较,要把其中的差别讲清楚,避免因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比如泰语的程度副词修饰中心语时,程度副词往往会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的后面,比如: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理解程度副词“很”“真”与“太”常用的句型句式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对于这种特别容易混淆的程度副词,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使用“义素分析法”进行讲解辨析,或者通过表格的形式,直观的把各个度副词的异同之处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辨识,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找到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在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此外,泰国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求同存异,更好地来学习汉语程度副词,减少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
5 结语
5.1 本文结论与创新
本文结论有如下几点:第一,不同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出现的偏误类型的比率有所不同。以罗永府四所公立学校中汉语水平二级、三级、四级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设计并且分发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泰国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序、遗漏、误加、误用和杂糅等五种偏误类型的概率。同时指出,三类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学习程度副词“很”“真”与“太”时出现的错序、遗漏和杂糅的比例相差较小,误加和误用偏误的比率差别较大。此外,总结归纳出学习者出现偏误的原因,即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目的语知识的干扰、教材与工具书在设计上的不合理以及汉语教师以及泰国中学生自身的原因。第二,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学习汉语程度副词“很”“真”与“太”应该采取以情景教学法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汉语水平中级以上的学习者更适合以对比分析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本文设计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在罗勇府 随机选取了汉语水平二级、三级和四级的学习者各 40 人。分别使用以情景法为主导教学方法和以对比分析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5.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本文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是:其一,由于时间和地区所限,调查对象局限在了泰国东部地区罗永府的四所公立学校,调查的学习人数不是特别多,,可能会影响到调查结果。其二,笔者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之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经验不足,并且笔者的泰语水平一般,虽然在研究中获得了中泰熟练双语者的帮助,但是由于程度副词的复杂性,在对泰国中学生进行偏误分析时,要准确抓住由母语负迁移而引起偏误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本文的结论有所偏差。为了进一步丰富泰国中学生学习汉语程度副词的理论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多的扩充调查对象。其次研究者要熟练掌握泰语,了解泰国文化观念等。此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家校沟通,了解真实的泰国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从而使泰国学习者可以更好更快地学习汉语程度副词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56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5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