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5-06-06 03:33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与标准化现状,提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确定本文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主要影响因素中的填埋场周边环境调查与评价、封场覆盖系统、垃圾堆体绿化与生态恢复、封场后运行维护和土地再利用等四个方面的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结合了生态系统演替理论、生态修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了现场调研、文献资料搜集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对填埋场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环境调查与评价的调查内容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计算了恶臭气体的扩散范围,确定了不同规模填埋场的臭气扩散调查范围如下:小型垃圾填埋场(小于500t/d)为500m范围内;中型垃圾填埋场(500~1200t/d)为1000m以内;大型垃圾填埋场(>1200t/d)为1500m以内。 覆盖系统从下到上为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和植被层。覆盖系统的防渗层材料,对于天然粘土宜就地取土;对于膨润土防水衬垫,其中必须使用天然钠基膨润土;对于土工膜,在采用土工膜作为主防渗层时,宜选择HDPE膜,填埋堆体边坡宜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可以大大提高边坡的稳定性,经计算在边坡加筋回填土为沙土时的安全系数FS为...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填埋场封场工程的理论支撑
2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封场技术与标准化现状
2.1 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现状
2.2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标准化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填埋场周边环境调查与评价
3.1 地下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3.2 地表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3.3 大气环境调查与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封场覆盖系统
4.1 覆盖系统结构探讨
4.2 覆盖系统防渗层材料
4.3 土工格栅加筋土
4.4 本章小结
5 垃圾堆体绿化与生态恢复
5.1 我国填埋场绿化及生态恢复现状及问题分析
5.2 国内外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现状
5.3 影响堆体绿化和生态恢复的因素
5.4 绿化植物的选择
5.5 本章小结
6 封场后运行维护与土地再利用
6.1 封场后运行维护
6.2 封场后土地再利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49726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填埋场封场工程的理论支撑
2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封场技术与标准化现状
2.1 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现状
2.2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标准化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填埋场周边环境调查与评价
3.1 地下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3.2 地表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3.3 大气环境调查与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封场覆盖系统
4.1 覆盖系统结构探讨
4.2 覆盖系统防渗层材料
4.3 土工格栅加筋土
4.4 本章小结
5 垃圾堆体绿化与生态恢复
5.1 我国填埋场绿化及生态恢复现状及问题分析
5.2 国内外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现状
5.3 影响堆体绿化和生态恢复的因素
5.4 绿化植物的选择
5.5 本章小结
6 封场后运行维护与土地再利用
6.1 封场后运行维护
6.2 封场后土地再利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49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404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