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滨岸湿地碳源/碳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6 14:08
近几十年来,全球大气中的C02和CH4含量不断增加,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是导致地球表面气温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C02和CH4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与生态处置问题已成为国际性的研究重点和社会焦点。我国为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模式,在主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大力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还积极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努力完成自身碳减排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市在《崇明三岛规划》中明确地指出了崇明生态岛的发展定位,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深入开展崇明碳源/碳汇信息综合性研究,大力推动上海市产业模式调整和碳减排增汇工作,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和低碳产业,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全国绿色经济示范区。 本研究以崇明岛滨岸湿地为研究对象,以现有崇明岛滨岸湿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监测台站数据和区域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环境卫星影像数据以及“碳源/碳汇生态模型”,建立集数据库管理、碳源/碳汇模型运算、监测台站数据共享以及碳汇信息网络发布于一体的崇明滨岸湿地碳源/碳汇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本研究为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碳的固定和释放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为国家和上海市碳增汇/减排工...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论文背景与立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
第二章 关键理论与技术
2.1 C/S和B/S混合结构体系
2.1.1 C/S模式结构体系
2.1.2 B/S模式结构体系
2.2 GIS与RS一体化开发
2.2.1 GIS开发方式
2.2.2 RS开发方式
2.3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2.3.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3.2 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
2.4 数据共享理论与元数据技术
2.4.1 数据共享理论
2.4.2 元数据技术
第三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系统业务流程
3.1.2 系统功能需求
3.1.3 系统性能需求
3.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4.1 基础数据分析
4.2 实测数据库设计
4.3 遥感-空间专题数据库设计
4.4 模型数据库设计
4.5 元数据库设计
4.6 结果专题数据库设计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总体代码结构
5.3 基础数据库实现
5.3.1 监测数据库管理
5.3.2 遥感-空间数据库管理
5.4 模型库实现
5.4.1 模型库组织和建立
5.4.2 模型的调用和运算
5.5 碳源/碳汇信息发布
5.5.1 网站界面实现
5.5.2 碳源/碳汇数据共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58581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论文背景与立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
第二章 关键理论与技术
2.1 C/S和B/S混合结构体系
2.1.1 C/S模式结构体系
2.1.2 B/S模式结构体系
2.2 GIS与RS一体化开发
2.2.1 GIS开发方式
2.2.2 RS开发方式
2.3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2.3.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3.2 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
2.4 数据共享理论与元数据技术
2.4.1 数据共享理论
2.4.2 元数据技术
第三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系统业务流程
3.1.2 系统功能需求
3.1.3 系统性能需求
3.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4.1 基础数据分析
4.2 实测数据库设计
4.3 遥感-空间专题数据库设计
4.4 模型数据库设计
4.5 元数据库设计
4.6 结果专题数据库设计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总体代码结构
5.3 基础数据库实现
5.3.1 监测数据库管理
5.3.2 遥感-空间数据库管理
5.4 模型库实现
5.4.1 模型库组织和建立
5.4.2 模型的调用和运算
5.5 碳源/碳汇信息发布
5.5.1 网站界面实现
5.5.2 碳源/碳汇数据共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58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4058581.html
上一篇:山西省昔阳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足迹响应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