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期刊与文学现代性
本文关键词:翻译、期刊与文学现代性
【摘要】:翻译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建构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中国文学现代性所包含的复杂矛盾和内在冲突,也决定了翻译文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现代文学期刊不仅为翻译文学提供了物质载体,更通过编者、译者、作者、读者和出版方之间的多维互动有效地建立了现代文学的公共空间。期刊、翻译与现代文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多重对话格局,也正是在这种对话中翻译文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促进了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促成了白话文学语体的成熟,培养了作家也哺育了读者,多层面地参与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所;
【关键词】: 翻译文学 期刊 文学现代性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19世纪后期,列强的炮火震醒了古老中国的千年大梦,民族存亡面临危急关头,王朝统治渐至穷途末路,旧有的社会秩序和价值秩序呈现出一片混乱和瓦解态势。内忧外患之中,中国开始踏上追求现代化的艰难道路。现代性遂成为观照20世纪中国社会图景的核心词语,渗透在政治、经济、科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德强;;五四散文的话语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王达敏;《狂人日记》与当前小说的超现实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邵毅;;女性身份的构建与本土文化身份的塑造——中国20世纪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金大伟;;从抗争绝望走向孤独救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吴凡;;古典的悲天悯人与现代的人性解剖——白先勇与张爱玲悲剧艺术的审美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杨理治;张冉;;对“人”的坚守——浅析周作人的艺术追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杨高强;;突围生命:《故事新编》与鲁迅的晚期小说创作[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9 孙正军;亦苦亦乐 苦乐相随——周作人《苦雨》解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10 陈庆泓;文学现代化的误区与“拿来主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金钢;;论萧红与迟子建的乡土追忆[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陶德宗;;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巴蜀作家[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魏洪丘;;“独语体”朦胧散文的独特创造——略论何其芳的《画梦录》[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陶永莉;;《蜀山剑侠传》研究史略述评[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吴春兰;李晓燕;;译学“特色派”与研究生翻译理论教学[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祥清;;中国翻译地位的历史演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文娟;;从辛笛诗的声音看新诗的抒情策略[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辉;孙犁晚年文学创作与文化批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杜韵莎;试论中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柏彦飞;“诚与爱”:鲁迅文学中的道德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萍;用生命探寻文学的夜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伟;《语丝》的现代性追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娟超;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东风;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末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芸;;俞平伯创作与现代期刊关系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王建开;;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J];上海翻译;2007年02期
3 刘勇;对“现代性”泡沫等现象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何浩;;藏于书箱的“青酸钾”——鲁迅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传统中的价值虚无症[J];求是学刊;2006年03期
5 柯倩婷;;如何从边缘位置考问现代性——评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J];文艺研究;2009年09期
6 黄定天,张晔明;黑龙江翻译文学50年[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7 佘协斌;澄清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中的几个概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8 刘琳;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9 刘琳文;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J];文学遗产;2004年04期
10 张琳琳;;翻译文学的性质与归属[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海文;刘明军;;浅谈高校科技期刊如何走向市场[A];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C];2004年
2 ;2000年全国平均期印数在25万册以上的期刊[A];中国期刊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汪永河;关立哲;张跃海;;树立精品意识 打造期刊品牌 积极面对入世[A];第二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辛期;;期刊主管单位守土有责[A];“中国期刊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董立民;单桂兰;;面向市场,适应市场[A];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1年会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土小宁;同金霞;;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创期刊如何在竞争中立足[A];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丽;;“零距离”接触特殊读者群——《大学生》杂志带来的启示[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8 刘民渡;;如何提高期刊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方波;;我国教育类期刊业营销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勤;;怎样办好科技期刊——兼论科技期刊的特点[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瑞民;政治期刊的读者定位刍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2 秦杰;电影老期刊赏珍[N];中国档案报;2005年
3 孙江南;时尚期刊明天是否还时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晋雅芬;网络VS传统:期刊纸上网上并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5 墨岩;外商可投资图书、报纸、期刊零售[N];中国商报;2003年
6 吴乐平;期刊行销 百式千招[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段永刚 马雪芬;期刊巨头聚焦国际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马雪芬;少女期刊:同样青春 异样命运[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范军;小众品牌 期刊未来之路[N];光明日报;2003年
10 瘦马;中国男性期刊的ED症[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高志强;《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文学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琴;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
7 林作帅;论上海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张力与对话(1843-1919)[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徐正龙;文学长河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镱文;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金宰民;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批评试论[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玉林;“五四”前后翻译文学对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阿曼古丽·衣明;从翻译文学视角研究翻译家托乎提·巴克[D];喀什师范学院;2010年
3 包桂英;蒙古文翻译文学出版物及其文化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杨胜强;从曾朴看翻译文学的创作和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明树杰;试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焦娟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本质观及其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国静;向文学的“科学”中去—对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唯物史观文学论的回顾与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8 狄东睿;从多元系统视角看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9 陈宇航;译介、欧化与国化——20世纪20年代初翻译文学进入中学国语教科书的进程及其作用[D];清华大学;2004年
10 肖元;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现状调查及其网络化趋势分析[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855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85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