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出版生态位视角的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出版生态位视角的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研究
【摘要】:多媒体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纷繁万变,出版必须与各种不确定共舞。在“出版是否已是夕阳产业”的质疑声中,少儿出版却始终以“朝阳产业”的面貌受到追捧。少儿版块领涨带来竞争白热化,作为少儿出版传统门类之一的中国少儿文学期刊,近年来出现了冰火两极的态势。虽然有《儿童文学》的热点如沸,但大多数少儿文学期刊并未感受到朝阳般的温暖,诸多疑问和困惑、挣扎与思考,值得探究。纵观现有的少儿期刊研究,基本停留在大一统的阶段,不大考虑少儿期刊各种类之间的千差万别,潦草地把科普、教辅、综合等与文学刊物混为一谈。其实,虽然同样面向少儿读者,因为刊物的办刊宗旨、涉及学科等不同,少儿文学刊物定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就少儿文学期刊而言,在承载内容方面,与科普刊之间存在文理科的分野;学科相关性比综合类期刊要强,又比教辅刊、学习刊要弱;与低幼类期刊的读者群完全无关,而与中学类期刊的读者有所重叠:与少数民族文学类存在文字文化差异。作为大众阅读类少儿期刊,它不像教辅刊、学习刊那样可以充分借助行政资源推广发行,对刊物的内在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不会为相关政策的波动强力左右,更利于实现编辑理想。中国的少儿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起步较晚,但是由于众多文学名家的出手相助,出版社与作家对外国儿童文学经典的不懈引进和悉心借鉴,以及对近年来语文教育的深刻反思和大幅调整,给少儿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同时,商业意识、娱乐精神、消费心态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包围之势,也让中国的少儿文学期刊经历了飞速成长和震荡盘整。这些特质,决定了对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专业型探究,是非常必要的。引入生态学理论的出版生态位理念,打开了出版从业者的视野,不拘泥于约稿、编校、发行等事务性流程,放眼周边,关注与其产生千丝万缕关系的出版群落、物种之间以及物种种群内部的动态平衡。避免了一叶障目,利于更理性地看待在出版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和波折,分析应对之策。而且,出版生态位描摹了各出版媒介在出版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强调特色,鼓励创新,拥有独特的个性,才能赢取独有的出版生态位,获得更多生态营养资源。另外,出版生态位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出版,就像植物需要成长期,出版媒介也无法一蹴而就,出版人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本文从出版生态位视角研究中国少儿文学期刊,发现其在商业环境、技术环境急剧变化的特定时期,所呈现的状态与问题,从而分析问题成因,探讨其生存发展的策略,以全力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出版生态环境,培育顽强的生命力。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关键概念、研究方法和思路、相关文献综述,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考察了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三章,针对中国少儿文学期刊存在的出版生态资源营养不足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第四章,从出版生态位的细分、整合、创造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生存策略。细分出版生态位,主要从突显期刊个性着手,通过内容风格个性化、作者队伍的培养、提高刊物的情感附加值等努力,使刊物在同类期刊中独树一帜。整合出版生态位,是充分利用内外部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比如,同刊社不同种类的期刊集群化经营,握指成拳;同类刊物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团结起来,可以相互助力,共谋发展:借助社会力量的B2B营销模式,可以缓解现有很多传统期刊社发行力量薄弱的难题。而对出版生态位进行创造,需要更多智慧与创新。比如,发挥少儿文学期刊与读者、作者上下游密切联系的优势,通过书刊互动突显长尾效应;借助中小学减负呼声渐高、全民阅读立法,以及单独二胎带来人口红利等一系列东风,少儿文学期刊可以产生更大影响力,为自己争取更多机会;另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一直在挑战人们的想象力,而天性活跃的少年儿童读者对新媒体有着浓烈的好奇与期待,在纸质媒体上形成品牌效应的中国少儿文学期刊,不妨往新媒体方向伸展触角。
【关键词】:出版生态位 中国少儿文学期刊 生存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37.5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1
- 1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3
- 1.2 本文中的核心概念阐述13-14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14-16
- 1.4 相关文献综述16-21
- 1.5 创新之处21-23
- 2 中国少儿文学期刊发展概状23-29
- 2.1 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萌芽与探索23-24
- 2.2 新中国成立后60年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几度起伏24-26
- 2.3 近几年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戏剧性分化26-29
- 3 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9-36
- 3.1 中国少儿文学期刊存在的问题29-31
- 3.2 中国少儿文学期刊问题的成因分析31-36
- 3.2.1 经营模式与市场化趋势不匹配31-32
- 3.2.2 社会转型期的环境影响32-34
- 3.2.3 数字化背景下的风险与危机34-36
- 4 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生存发展策略36-67
- 4.1 出版生态位细分:差异化赢取独有生态位36-49
- 4.1.1 内容风格个性化37-43
- 4.1.2 培养作者,蓄水为池43-46
- 4.1.3 增值服务提高情感附加值46-49
- 4.2 出版生态位整合:利用内外资源优势互补49-58
- 4.2.1 期刊经营集群化50-52
- 4.2.2 协会型依存共生52-54
- 4.2.3 B2B营销模式54-58
- 4.3 出版生态位创造:顺应时代需求,创新生态开发58-67
- 4.3.1 书刊互动突显长尾效应58-59
- 4.3.2 借助社会化趋势发挥影响力59-62
- 4.3.3 数字技术催化全媒体运营62-67
- 5 结论与讨论67-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1 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编辑调查表73-74
- 附录2 中国少儿文学期刊读者调查表74-77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77-78
- 致谢78-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亚娟;;少儿报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3年23期
2 金峰;;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期刊生态化核心竞争力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年09期
3 李其名;;“报纸消亡论”的媒介生态学思考[J];中国出版;2013年06期
4 肖洋;;图书阅读倾向的生态位与竞争研究——以当当网2008~2012年图书畅销榜为例[J];中国出版;2013年04期
5 肖洋;;数字时代我国独立书店的生存境况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J];编辑之友;2013年01期
6 方卫平;;少儿期刊:历史与未来[J];中国儿童文学;2012年02期
7 王跃;张志强;;出版社微博营销和宣传的可行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07期
8 赵怡然;;《米老鼠》对国内少儿读者的导向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2期
9 黄品良;;广西特色期刊之路(一) 与市场对接,走少儿期刊特色之路——解密《小聪仔》办刊特色的背后[J];出版广角;2012年02期
10 宋馨;;新形势下少儿报刊的发展趋势[J];青年记者;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德荣;;少儿文学期刊为何“冰火两重天”[N];文学报;2011年
2 杨宁;;少儿文学期刊 境遇两重天[N];人民日报;2011年
3 刘秀娟;;老牌少儿文学期刊月发行量逾百万[N];文艺报;2010年
4 吴翠兰;;少儿期刊营销的市场化模式初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贾知松;;打造少儿报刊品牌的5个关键词[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6 ;体制改革如何锻造少儿期刊的竞争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祁娟;;《小读者》在创新中奋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毛惠云;;儿童媒体 你了解孩子的需求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张巨睿;;400余家少儿刊社与4亿儿童的困惑[N];中华新闻报;2006年
10 谭旭东;;首绘2005少儿期刊中国版图[N];中华读书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洁;中国少儿报刊经营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卢于青;“第一财经”媒介生态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鲁丹;《儿童文学》刊物近十年的发展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0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90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