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蚕豆根根腐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效杀菌剂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19 01:00
   【目的】本文研究了野蚕豆根的一种根部病害,明确了引起该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方法】运用形态学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大小和孢子萌发率测定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平皿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野蚕豆根的根腐病病原菌为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Sacc.)Booth];适合病菌生长的培养基为PSA;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25℃;湿度对孢子萌发率具有较大影响,湿度越高,萌发率越高;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为7~8;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菌落扩展的最适氮源是硝酸钾,产孢最适氮源为硫酸铵;连续光照有利菌丝生长和产孢;病原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 min;10种杀菌剂对野蚕豆根根腐病原的毒力从大到小为尚果>应得>扑海因>灰灭>甲基托布津>灵动>黑白立消>保丽丹>保亮>翠贝,其中尚果(三唑类)、应得(三唑类)和扑海因(二甲酰亚胺类)3种杀菌剂的抑菌活性较强。【结论】首次确定了引起野蚕豆根...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野蚕豆根根腐病原菌形态特征

图1 野蚕豆根根腐病原菌形态特征

在供试的4种碳源中,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快(表3),菌落直径最大为(7.10±0.05)cm,其次为乳糖和可溶性淀粉,但3者间差异不显著;产孢量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处理最佳为(2.42±0.03)×107个/mL,与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处理差异不显著,但2者显著高于葡萄....


图2 不同湿度对根腐病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图2 不同湿度对根腐病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根腐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土传病害,其病原主要有细菌、真菌和线虫,其中真菌引起的根腐病占2/3,主要有镰刀菌属(Fusariumsp.)、轮枝孢属(Verticilliumsp.)、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疫霉属(Phytophthorasp.)、角担菌(C....



本文编号:4057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aixinbaike/4057728.html

上一篇:200g/L甲基二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d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