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评”:不仅是一份书评
本文关键词:“上海书评”:不仅是一份书评 出处:《编辑学刊》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书评 上海 读者 早报 东方 文化 网络媒体 风格 阅读 批评
【摘要】:正《东方早报》的周日文化副刊《上海书评》诞生已三年,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这份书评可谓逆流而动。在西方不少传统大报面对激烈竞争以牺牲书评版作为自救策略之时,《上海书评》的诞生体现了纸媒的一种极具远见的应对思路,并产生了相当的文化辐射效应。这三年中,上海的《Ⅰ时代报》、《上海壹周》、《申江服务导报》等媒体纷纷推出了文化书评副刊,明显受到《上海书评》风格影响的还有广州《时代周报》的"时代阅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分类号】:G236
【正文快照】: 《东方早报》的周日文化副刊《上海书评》诞生已三年,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这份书评可谓逆流而动。在西方不少传统大报面对激烈竞争以牺牲书评版作为自救策略之时,《上海书评》的诞生体现了纸媒的一种极具远见的应对思路,并产生了相当的文化辐射效应。这三年中,上海的((I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卞;关于书评的杂感[J];世界历史;1992年03期
2 党怀德;试论书评与图书馆工作[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伍杰;贾祖璋与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2期
4 徐雁;"勿因友谊而失公正"[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3期
5 周新华;大学生书评的心理障碍[J];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05期
6 陈之珩,陈福季;馆员应该重视书评[J];图书馆建设;1995年01期
7 王廷佐;书评与图书馆建设[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说说“书评”[J];比较法研究;1995年03期
9 马晓声;书评学三题[J];津图学刊;1996年03期
10 尹波全;论书评与图书馆工作[J];德州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燕;;从《美梦还是噩梦》的遭遇看科技书评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唐元明;;譬如掘井层层况味不尽同——现代书评体式及范文刍议[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曙鸿;;“实用”的电路教材——“Electric Circuits”(7th ED)详述[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张越;;“书评”中的学术批评——《燕京学报》“书评”栏目的特色[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吴万源;;评《侗族医药探秘》一书[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6 鹿金东;;入世与上海绿化行业发展的对策[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专辑[C];2001年
7 毛翎;周泽深;王飞云;王小凤;沈晓;;1996—2001年上海市新发尘肺患者情况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风正帆悬》[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宋旭璞;张万朋;;构建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生资助体系——以上海为模式对象[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肖锋;董瑞华;;上海财政体制改革的现状研究和理论思考[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国华;有多少书评为读者负责[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子余;书评是一种烹调的艺术[N];中国邮政报;2004年
3 文涛;报纸上的书评[N];广西日报;2004年
4 舒建华;纽约时报的书评[N];深圳商报;2002年
5 胡春春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当代德语文学博士;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书评[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6 晓善;红包书评何以由耻态变为常态[N];工人日报;2006年
7 广州日报新闻研究所 张穗华;媒体书评如何定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蔡鸿君(旅德学者、翻译家);接近丰富的几种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9 文/甘阳;书评的皮里阳秋[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10 ;书评呼唤客观公正[N];文汇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令君;英语学术书评中的评价: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樊卫国;激荡中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进庄;二十年代旧派文人的上海书写[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勇军;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上海市商会研究(1945~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管煜武;地方政府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赵恩博;上海房地产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陈琳霞;上海城区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张徐乐;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1949—1952)[D];复旦大学;2004年
9 宋佩玉;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研究(1937.7—1941.12)[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焦亚波;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的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丽;英汉语言学期刊书评体载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亚萍;中英文书评语篇结构对比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茉;英汉书评中情态的人际意义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柳淑芬;对比修辞:英汉书评体裁比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5 赵都陵;李长之书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余桃晶;我国网络书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妮娜;汉语语言学学术期刊书评的体裁分析[D];东华大学;2008年
8 马睿;我们时代的书店文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王雪;英汉语言学类书评评价资源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陈颖;独特女性视野观照下的上海[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34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33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