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股文译注》书评
本文关键词:《清代八股文译注》书评
更多相关文章: 八股文 科举考试 书评 选文 清代 四书 五邑大学 古籍出版 结构分析 文体
【摘要】:正由赵基耀和李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的《清代八股文译注》,是一本全面清楚地介绍八股文的书籍。此书的编写缘于广东省江门市政协常委、香港著名实业家谭锦濠先生为江门市政协捐献了一套"四书文"白绫写卷,共130张260面,约共450万字。江门市政协专门邀请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素先生前来鉴定,并决定选出一部分作品,组织五邑大学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的部分老师进行选文和译注,并请王素先生作
【作者单位】: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八股文 科举考试 书评 选文 清代 四书 五邑大学 古籍出版 结构分析 文体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由赵基耀和李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的((清代八股文译注》,,是一本全面清楚地介绍八股文的书籍。此书的编写缘于广东省江门市政协常委、香港著名实业家谭锦壕先生为江门市政协捐献了一套“四书文”白绩写卷,共130张260面,约共450万字。江门市政协专门邀请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旭卿;;试论八股文的起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06期
2 蔡晓初;;八股文谈[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3 张昆河;;赵秉忠状元卷是八股文吗[J];春秋;1997年04期
4 黄强;;境界与功名之间[J];读书;2007年06期
5 罗时进;八股文异名述论[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1期
6 王鹤龄;有趣的《扶小娘儿过桥》[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04期
7 玉民;古今试卷批语趣话[J];秘书工作;2003年10期
8 吴承学,李光摩;八股四题[J];文学评论;2004年02期
9 郗钺;略说八股文[J];阅读与写作;2004年08期
10 王强;;我的小爹[J];文学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新;;清代文章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萧晓阳;;王船山说八股[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3 杨钟基;;曾国藩学文门径试探——读曾氏家书札记[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4 陆联星;;桐城三大家时代学术文化之横观[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5 申阅;;金圣叹唐诗评点对诗评传统的继承与超越[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6 艾岩;;试论桐城派研习史传文学之观点方法[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7 王永泉;;秦大士与曹雪芹[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8 乔长阜;;李白不预科举原因浅探[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9 杨正明;;枞阳与桐城派[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10 姜海峰;徐礼君;;方苞与韩愈论纲[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基地 美国Dartmouth College 邢文;“八股文”滥觞于战国[N];光明日报;2010年
2 江晓原;我为什么写书评?[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魏天祥;说假话的文风为害无穷[N];学习时报;2006年
4 伍晓蔓;沉潜七年的精心之作[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曾镇南;以诚意触摸书的灵魂[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浦清莲;徐雁:做一只书林中的“啄木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徐怀谦;生趣盎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青年学者 熊逸;像人类学家那样走进历史[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编辑 郑杨;都是批评惹的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杨建民;谁是书评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扬;科举八股文专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武汉强;《古文观止》选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伟;唐顺之文学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胡海义;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王玉超;明清科举与小说[D];扬州大学;2010年
6 陈文辉;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永葳;稗史文心[D];浙江大学;2008年
8 张洪海;《诗经》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文荣;明清江南文人结社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石坚;周作人:“士大夫”的发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九甫;八股文教学及其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项聪颖;明代文学思潮视域下的八股文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永强;八股文与明清古文和诗歌[D];扬州大学;2005年
4 马琳萍;《香囊记》与八股文关系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杜红;论清初诗歌与科举制度之关系[D];苏州大学;2007年
6 刘燕;八股文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玉军;明代科举与诗歌[D];苏州大学;2004年
8 陈林;《论学绳尺》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边玉朋;再论八股文[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姗姗;《游艺塾文规》正续编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9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989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