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验的穿越性想象——试论穿越小说《步步惊心》
一、后现代主义的游戏色彩
当全球化裹挟着中国文化步入后现代主义时,人们不得不接受从古典主义与现代艺术的审美理想中走出来,进入多元化与极端化的审美领域。21 世纪初的十几年来,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影响,不仅对传统文化形成逆袭之势,也逐渐从青年亚文化圈进入到主流文化视野,成为令人关注的文化现象。玄幻、穿越、盗墓等各种后现代主义类型小说在网络及线下出版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5 年穿越小说《步步惊心》在晋江文学城网站上发表,小说以言情为依托,描写一个当代女性穿越回到清朝的故事,这种对异时空描写的新奇很快引起阅读者的关注。小说中女白领张晓因为车祸,灵魂脱离身体穿越到清朝,在康熙皇帝的儿子八阿哥府上,附身在侧福晋若兰的妹妹马尔泰·若曦身上,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女孩身体里装上了二十五岁张晓的思维和头脑。穿越之后的她,与众阿哥们把酒言欢、谈情说爱,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近距离接触。女主角始终处于各种关系的中心位置,尽管她每一步走的都步步惊心,但也算步步顺利,由于她的存在,可以化解日常生活中的矛盾,能在危机时刻找到解决的办法,能在皇帝和阿哥朝政之外,以歌舞、茶点等各种新奇的玩意为他们助兴,得到了康熙皇帝以及众人的赏识。同时,她还有着不低的出身,也被作者赋予如花的美貌,这样一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又有着独立思想、活泼的品性,这些每个女性都期待自身能具有的素质,而这样的女性获得男性的青睐也就不在话下。十阿哥没什么理由的喜欢上了她,十三阿哥欣赏她的性情成为一生的知己,十四阿哥也对这个与众不同女子照顾有加,与八阿哥和四阿哥两段表面上看起来云淡风清却也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情,着实是让读者感同身受,并心向往之。这些情节在大部分作为平凡生活中的读者来说,是现实生活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甚至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一般不可想象。阅读的过程,就是作者引领读者的梦回大清之旅,也如玩一场游戏般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畅游。
孙桂荣在《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中指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在文坛,放弃了关注体制转型期间中国社会宏大空间的步伐,转而追求身边琐事、感情纠葛、个人或者干脆就是一己悲欢。而且这种小叙事在媒体时代物理世界符码化的影响下,亦很难说就一定再现现实的结果,而常常是游离在真实性与幻想性之间,成为一种关于现实的想象关系叙述。”同时,“消费时代的文学接受者亦很难说就一定要从中寻找多少现实的根据,更多的也许是从自我幻想的乌托邦寄托角度接受此类作品,甚至仅当作一种消遣与游戏之物。”在传统文学领域中,作者与读者建立的真实与幻想、消遣与游戏的这种对应关系,到了网络文学语境下,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游戏性,更是有意将置身其中的作者与读者带入想像化、游戏性的情境中。
.....................
二、再叙事中的女性意识
(一)女性视角对历史事件的“再叙事”
想象力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成为穿越小说最显功力的体现。文学作为艺术形式所具有的丰富的想像力,被置于历史事实之中,但又不局限于历史事实,而是把“文学想象的虚构力量侵入历史,‘现在’开始有权把‘过去’纳入再阐释的视野,叙事者/作者主体的主观意识自觉进入历史、反思历史,以期获得新的意义。”“想象对历史的重要性表明,历史经过现在的再叙事,它的本来面目已经丧失了惟一性和确定性,历史事实以文本的方式存在。”因此,富有想象力的穿越小说正是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对某些历史事件进行的再阐释。尽管穿越小说并不是一种新的创作类型,但作为大多是 80、90 后的写作者们,以他们所特有的感知方式和审美视角重新诠释了穿越小说,融入了更多他们这一代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认知,并且使这种文学类型成为一种潮流。在历史的框架下,借助想象,将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难以达到、甚至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在架构的网络的、想象的、历史的空间里,并且由任想象向四面八方去延伸,这也正体现了网络所提供的自由性和作家想象力的功底。伊瑟尔指出:“文本可以顺理成章地看作是虚构、现实与想象相互作用和彼此渗透的结果。虚构将已知的世界编码,把未知的世界变成想象之物,而由想象与现实这两者重新组合的新世界,即是呈现给读者的一片新天地”。
小说《步步惊心》给读者呈现的新天地,,即是由作者生活的当下现实与想象中的历史构成。小说叙事空间是历史上的康熙、雍正年间,对于那些众所周知而又知之不详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任何人都无法还原其原貌,却又对历史本身就抱有好奇,特别是本身就存在历史迷结的“康熙二废太子”、“九龙夺嫡”等具体事件,一方面这样的穿越小说对应上了人们天然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给作者的再叙事,提供了更有传奇色彩的叙事空间。对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的传说与故事,作为多数是 80、90 后的写手们,很多是通过电视剧《康熙》、《雍正王朝》中了解到的,《步步惊心》中,作者也毫不避讳的借穿越之后的小说女主角之口表达了“幸亏古装电视剧没少看”的过往经历,因此,在女主角初见九阿哥、十阿哥,见到随身侍女躬身请安时,想到“这个年代尊卑有别”,于是“也急忙学着她的样子躬身请安。”穿越之后的惊恐与好奇的心情,也略微平静下来。电视剧《康熙》、《雍正王朝》给穿越小说带来了有趣的素材同时,在这两部以男人为主的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缺失也为作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在男人的故事中加入女性角色,特别是以女性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对历史事件进行再叙事,从而作出当代人的价值评判。
.................
(二)凸显的女性意识
对君臣之礼等皇权制度中女性似乎并不特别关注的所谓政治主题,也纳入故事情节中,特别是废立太子之事,作为旁观者的张晓“觉得康熙在太子事件上处理的很是不明智,明知道胤礽不堪大用,却总是举棋不定、反反复复。如果他能早日下定决心,也不至于出现九龙夺嫡的惨烈情景。”“如今亲眼目睹,不知是因为在康熙身边服侍久了已有感情,还是感受到康熙心中作为父亲对胤礽的偏爱,以及现在心痛无奈与愤恨,只觉得康熙的落泪深深震撼了我。作为一个皇上,他也许没有处理妥当,可作为一个父亲,他无可非议。”二废太子时,若曦感慨“康熙如今看太子的目光只余冰冷,想着那个三四年前还会为太子伤心落泪的父亲,我心中满是感叹。皇位,这把冰冷的椅子终于把父子之情碾碎磨完,如今只余冷酷厌恶。”在这里,作者对历史叙事的具体事件,不以描写细节故事为主,而是以当代女性的视角和态度,表达对事件的理性观点。
无论是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被迫接受指婚的十阿哥,还是对嵇康阮籍自由洒脱人格的赞扬,以及康熙废太子的态度评价,对八阿哥和四阿哥未来的命运的担忧,都是将男性置于被看的位置,尽管是借助穿越之后的若曦之口,表达的却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张晓的观点,当然,也可能就是作为女性作者自己的观点。可以说,在作者的“再叙事”中以主观意识进入历史,加入了具有现代意识的个人评判,从而做到反思历史。叙事是创造历史的方式的一种,历史也成了女作家带有自我意识的文本叙事的结果。
女性文学在传统文学领域中作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的文学”,成为彰显女性意识、表达女性情感的一种文学类型。在大量的女性网络作者和读者催生出的文学网站中,女性文学与网络文学不期而遇,尽管女性文学一词是否可以在网络写作中延用,还没有人提出过明晰的观点,但二者被被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网络女性文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作者与读者几乎都为女性的网络穿越小说创作中,女性的意识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在《步步惊心》中,通过女主角及其他几位女性角色的塑造,凸显的女性主体意识是明显且具有一定意义的。
.................
三、非典型性言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5
(一)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 ........15
(二)复杂且现实的女性形象 ..........18
四、戏剧性的叙事策略...........19
(一)悬念的设置.........19
四、戏剧性的叙事策略
(一)悬念的设置
网络小说常常要凭借不走寻常路的曲折离奇、怪诞夸张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让读者产生兴趣并被能被情节带入到故事中。制造悬念,是吸引读者的不二法宝。“真正的戏剧悬念并非指的是观众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的盲目期待,而是指在知道一些已知数时,对未知数的具体期待”。因此,作家在开端部分必须展示交代出那些“已知数”,而同时留下必要的“未知数”,来制造悬念。小说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戏剧性叙事策略,女主角穿越之后,因为了解历史因而“知道每个人的命运,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使她的命运和结局从开始就抛出了最大的悬念,读者也无法想像若曦的命运,不能猜到她的结局。而她必须在活下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由的爱与被爱。小说中她再三进行自我暗示,“我更需要的是如何在这个风波迭起的宫廷中保全自己”。这大大制造了故事情节发展的未知性,让读者带着对女主角命运、结局的期待读下去。
而“步步惊心”这个篇名,也的确符合作者预设和读者的期待。作者在架构想像的空间中,营造了步步惊心的氛围。女主角与几位阿哥之间的友情、爱情与生存的博弈,步步惊心,伴君如伴虎的生活细节,步步惊心,作为配角出现的几位女性人物,她们的命运也步步惊心。在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加入悬念的设置,这最低程度的保证了故事的可看性。再加上细致入微,从容不迫笔触,使得故事环环相扣,流畅而曲折,看似平静的表面又波澜起伏。作者对宫廷王府中各种人物生存状态,及面临困境的那种表达,营造出某种让人深信不疑、深陷其中的情境。你会为角色的快乐而高兴,为她的感伤而感伤。作者对故事情节架构,语言的描写,都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吸引人一气呵成的读完,产生意犹未尽的回味。穿越小说,本来就是提供了交错的时空、以及人物之间古代和现代智慧的碰撞和摩擦、思想的并立与对立,这些也都成为具戏剧性的看点。
....................
结语
女性意识在网络穿越小说中的体现,可能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就《步步惊心》而言,的确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特色,同时作为清穿小说的扛鼎之作,它也为后来众多的穿越小说提供了写作范式,而这部小说被评为“网络文学新世纪十年十大经典作品”也确实足够分量。“虽然,这些排行榜未必十分准确,也不一定让大家普遍认可,但它们所形成的舆论力量依然能影响人们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和评价立场,表明了网络文学的社会关注度。”因此,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可能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作为一个能引起社会关注的文学现象,还是值得分析的。
毫无疑问,任何一部小说中都存在缺点、不足的问题,我不能说这是一部完美的优秀的小说,但我必须说它是一部合格的、有趣的、有一定思想内涵的作品。对于网络文学的评判标准问题,邵燕君认为,“以一种本质化的文学性来要求网络文学,结论必然是其缺乏艺术性和精神深度。”只有在反思精英标准、理解网络文学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真正进入网络文学的研究。文学评论本就是个人的主观的感受,任何人都可以对一部小说提出它的优缺点,但是事实上,当我们被它所营造的情境氛围、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所吸引的时候,那些让人稍有不满或是不合读者阅读期待的缺点,都无足轻重。这跟爱情也许有想通之处,那就是当爱情的光环照亮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缺点都在光环下微不足道,我们享受光环的照耀,而不必在乎光环下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暗影。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3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4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