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试论师范专业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开展

发布时间:2016-08-04 08:10

  论文摘要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员发展和培养的重要阵地,结合不同院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党支部的活动开展也应各具特色。本文重点针对师范专业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开展进行探讨,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坚持围绕学生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原则,确保理论学习有高度,服务社会长才干,实现党支部和师范生党员个体的共同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技能、甘奉献的学生党员。

  论文关键词 党支部 师范生 教育

  党支部活动是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组织生活的具像表现形式,学生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接受教育和考察,党支部活动的开展既要有思想高度、政治严度,也要让学生党员乐于接受,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以党建带团建,以党风促学风,以学风创班风、校风。带动广大学生党员积极融入和谐校园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师范院校的党务工作者,针对师范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精心设计党支部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创新理念,打造“三型”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的发展要有鲜明的建设理念,以此为中心,全面、持续、常态化的开展活动,才能在学生中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结合工作实际,可围绕五个坚持。
  坚持将支部活动与解决党员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支部活动的开展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党支部要紧密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和不同阶段的需求,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常抓不懈,不断端正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借助学生身边的案例开展日常化、生活化的教育活动。
  坚持支部活动与专业背景和师范特色相结合。师范专业学生党支部的成员是师范生,这一身份也对学生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要求,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始终,是开展支部活动、提升党员素质的重要切入口,“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师范生党员更应成为其他学生的表率,支部活动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师德教育。
  坚持支部活动与实现党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党支部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要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自主性,明确党员职责,积极的履行党员义务。学生党员能明辨是非,主动思考,积极行动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基本保证,党员的自律和自觉就尤为重要,支部活动既要有统一的组织生活,也要在明确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允许有个性的发展。
  坚持支部活动与提升支部应对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相结合。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其在学生中的堡垒作用,平时做表率,面对问题时要敢为人先,走在最前面,能协助院校、老师帮助化解各种困难和危机,因此,党支部平时应有意识的开展案例教育、热点剖析,譬如采用支部成员无领导小组座谈、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党员形成大局观和是非观,遇到问题有预案,不慌乱。
  坚持支部活动与加强支部的研究创新能力相结合。党支部要引领学生党员不断进步,需要与时俱进,并将有效的教育形式进行整合,形成生成性资源,尤其是在支部活动开展中发现的难题应积极进行思考研究,发挥支部学生党员的集体智慧共同探索,以党支部为研究范本,将研究成果扩大应用于全体学生,提高整体育人实效。
  这五项坚持旨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榜样作用,力求实现党建效益最大化。从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师范专业特色来开展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团队优势,紧抓学生思想建设、学风建设和师德建设,打造思想型、学习型、实践型党支部。

  二、科学建设,充分实现支部建设“三带动”

  学生党支部建设应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有意实现资源共享和整合,尤其是学生身边的个人和团体的榜样带动,让学生在感受中受教育,在教育中提升和学习。
  (一)重视高年级学生党支部的带动
  “高优低学”的教育形式在高校中广为采用,高年级学生党员成长的宝贵经验可以充分与低年级党支部进行分享,同为学生党员,低年级学生党员对高年级的学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其中优秀的学生党员更容易受到学生认可,激发学习的动力,可以从党性修养、专业学习、技能提升、服务同学、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多形式的开展交流,如成立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宣讲团、主题交流会、学习小组指导、担任评委等,发挥高年级党支部的力量帮助低年级学生党员成长,为低年级学生党员提供鲜活教育范本,开阔思路,更加明确作为学生党员需努力的方向。
  (二)形成学院离退休党支部的联动
  在高校,有一大批优秀的老学者和老党员,他们为学校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诸多社会事件的历经中接受考验,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是鲜活的党员教科书。离退休党支部的老党员有着充裕的时间,在良好的健康状况下,非常乐于教导年轻人,学生党员对他们也有着由衷的崇敬感,在思想上更容易接受。离退休老党员结合自己入党的人生经历,社会历史事件的回顾和理性分析,做学问的宝贵所得的分享,一名好老师应具备的素养指导,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洗礼,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老一辈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中更加坚定入党信念。
  (三)强化身边教工党支部的推动
  高校积极倡导全员育人,专业教师不仅在治学上影响学生,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激励也将极大的影响学生,教工党支部的党员多数会通过教学工作、学业指导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与学生党员接触,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教育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党员带头抵制学术造假等各种不诚信行为,开展班级性学习活动。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发现学生的各类问题,为学生无私付出,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师范专业学生党员的学习榜样,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



  三、丰富形式,充分调动党员的参与意识和作用发挥

  形成学生党员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良好状态,让提高党性修养内化为每一名党员的自我要求。
  党支部应将支部的各类活动生活化、持久化、制度化,让学生易做、乐学。加强理论学习,为学生创造条件,建立党支部流动图书角,在学生入住楼栋设置,推选党员专人负责,进行图书征集和管理,严格借阅制度,进行记载,并每月定期组织党支部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共享理论学习成果。结合时政热点,举行党员先锋讲坛,以民主生活会为载体,根据当下时政、社会民生及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研讨确立主题,再以个人演讲及民主讨论的方式大家各抒己见,形式自由,氛围轻松,引导学生党员积极思考。明确党员职责,深入推行党员联系班级团支部制度,为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要求本班党员对本班团支部工作负责,学生党员必须带头积极参与班团各项事务,对不良现象要及时提出并协助纠正,如在推优、奖贷、入党等环节充分发表意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持续推进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学生宿舍是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要关心学生、了解同学,就必须将工作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走进宿舍,划分学生党员的宿舍责任田,并予以公布,做到有困难找党员,也让学生党员广泛接受同学的监督;重视新媒体教育功能,完善网络化平台建设,在当下的媒体时代,网络是学生思想活动的活跃场所,借助网络进行宣传教育时效性更强,信息收集反馈更快,要将党员教育走进学生喜闻乐见的阵地中,建立党支部工作群、党支部博客、微博、微信平台等,熟悉运用网络语言,将理论性、政治性较强的内容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在学生党员中传递,为党员搭建相互学习的网络交流平台。强化新老党员的帮扶,支部长期性的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的主题研讨,在每一次的党员发展工作结束后,进行专门的新老党员经验交流。搭建党员的实习骨干梯队,结合毕业班教育实习工作,以优秀学生党员为主体形成严密有序的组织网和信息网,凡事做到党员带头,全校覆盖。此外,还可寓教于乐,开展党员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建。

  四、锤炼精品,打造师范特色鲜明的支部品牌

  师范生党支部结合专业特色,持续加强师范生党员技能培训,让广大党员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以党员带动他人,提高同学们对自身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认知,促进师范生向“社会型、全面型、精英型”的科学发展。
  (一)学习师德楷模,坚定师范生从教职业理想教育
  师范专业学生党支部围绕学生的职业理想开展系列教育学习活动,广泛挖掘身边的师德典型。将师德楷模学习活动日常化,学生党员自主搜索学习资源,支部开展先进事迹学习会、主题生活会、创造条件与相关老师进行座谈,请教育人心得和教学技巧、赴基层中学进行社会实践等等,坚定学生党员从教的信心。
  (二)深入基层,师范生党员先锋队积极实践
  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走进基层,成立师范生党员先锋队,党支部公开招募,学生党员自主报名,推选参加,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牢树立 “党员投身实践”、“党员奉献基层”的思想观念,在各项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期间,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以实际行动彰显大学生党员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学:访名师,看资教,强化教师素养。学生党员与基层老师进行座谈,开展优秀教师系列专题访谈,深入走访办公室调研、走进课堂听课,与资教生进行人生经历分享,掌握一手资料真实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
  2.练:牛刀小试,义务支教,提高教学技能。为了更好的走进课堂、服务学生,学生党员需精心准备,根据学情、教情在基层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备课,进课堂讲课和听课,将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付诸实践,在全真的教学环境中积累教学知识和技巧。
  3.访:实地走访,心灵访谈,关爱留守儿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性格内向、缺乏理想等心理特征,学生党员深入学生家中走访,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倾心交流,进行谈心,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思考中,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4.传:政策宣传、文化下乡,服务基层农村。大学生要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学生党员更应做到。在农村,生活、教育等信息相对城市较为闭塞,加之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对于很多政策和惠民举措并不领会,学生党员应提前掌握,在农村实践中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针对教育方面,鼓励农村孩子接受教育,如介绍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政策等,对于立志从教的考生,可以缓解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更大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三)名师导航,全面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
  党支部根据师范生发展需要,可积极开展“名师导航 助你教学”系列活动,邀请省、市一线中学教学名师为学生举行专题讲座,让在校学生更多了解当下中学新的教学特点和人才需求,帮助技能训练。此外,还应积极寻求教学口帮助,发挥专业教师的朋辈资源优势,经学生党支部积极谋划,组织支部学生党员分期分批进入中学观摩见习,走进中学课堂,提前做好角色准备。
  (四)技能训练、党员带头,自主训练、全员参与
  学生党员既要自身全面发展,也必须能极好的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学 生党支部应广泛进行年级学生调研,尤其是针对广大师范生特别关心的师范生技能学习要有所作为,学生党员带头开展师范生技能训练,本着培养先进,带动后进的原则,组织全系学生分小组开展自主训练,分项目从“三字一话、备课、说课”等环节入手,由学生党员牵头负责,担任组长,突出全员性与实践性,提高师范技能。



本文编号:83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3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