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浅析视频资料在《犯罪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6-08-04 08:11

  论文摘要 作为一门注重经验性研究的学科,《发现:高达74.4.%的受访同学认为应该是资料的启发性。在大学的课堂上,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学,让老师唱独角戏。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并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才是重中之重。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同学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强调经验和实证的《犯罪学》课堂来说更是如此。例如,在给同学们介绍犯罪原因的相关问题时,为了避免纯粹枯燥无味的讲授,我有意识的剪辑播放了《“疗伤”的村庄》这个视频。该视频主要呈现的是广西天等县温江村,这个只有3000人的贫困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却有100多人因为抢劫而入狱。经过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些犯罪的年轻人原本都是守法的村民,甚至在村子里表现的非常好,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他们一出去打工就违法犯罪,甚至加入了犯罪团伙。随着视频情节的推动,我开始启发性的提出问题并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同学们思考讨论。原本遵纪守法的年轻人为什么一外出打工就成为了罪犯?导致他们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分别从社会、自然、文化和个人原因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此类犯罪的若干对策。不少同学甚至意犹未尽,在课后还专门对此问题进一步研究,并形成了文字资料,作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并发表。
  (二)视频资料的针对性
  视频资料的选用必须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由于犯罪现象的纷繁复杂,因此在视频资料的收集过程中不能无的放矢。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视频资料都可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课题组对同学们的问卷统计显示:有61.1%的受访同学认为一个优秀的视频资料应该具有针对性。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进行精心策划,对课程涉及的相关文字和视频资料进行搜集和筛选,直至挑选到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比如,在给同学们介绍走私犯罪时,我选择了厦门远华案的视频。大约15分钟的视频资料,真实、直观的再现了查缉远华走私犯罪集团的过程。在这之后,我再结合教材分析走私犯罪的现状、方式、原因和危害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视频资料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信息仅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决策具有价值的属性。犯罪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不同时代、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犯罪也是各具特点。此外,在社会转型时期,法律关系的变化更是相对频繁,在课堂教学中还会涉及到法条的修订、罪名的增减等情况,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适应这种变化,,尽可能的选择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或案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案,紧密联系本学科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课题组在对问卷进行统计中发现有43.3%的受访同学认为视频资料的时效性非常重要。在对同学们的访谈过程中,不少同学也提出老师应当与时俱进的选择教学资源,尽量避免出现陈旧、过时的案例。在调查问卷中,课题组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整理,供同学们选择。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疗伤”的村庄》、《李某某轮奸案》》、《南平校园砍伤案》以及《复旦学生投毒案》等当下热门案例。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就是社会反响大、发生时间新近,人们关注度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联系新近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同学们更能够感同身受,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总的来说,犯罪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注重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的采用单纯的课堂讲授和板书,而无视广大同学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则会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犯罪学》课堂上应该创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通过视频资料的播放,呈现经典案例,引导同学们进行课堂讨论和课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推动《犯罪学》课堂教学迈向新台阶。



本文编号:83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3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