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检察文化的自觉与群体共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6-08-04 08:52
论文摘要 当前,群体共识的培养
加强新时期检察检察文化建设,需要有广泛的群体共识来打造践行检察核心文化的高绩效职业化团队,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执行力。
文化是一种共有价值观,最终要融入思想与行为之中,共识就是从“共同危机感”到“共同目标”,实现共同意识与共同责任的结合。在检察文化建设中,我们的每一名干部是不是都在想着“三个问题”:我们目前的事业发展是什么?我们事业将变成什么样?我们未来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检察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大家对发展战略的认同,群体共识有赖于大家要对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对待工作的共同价值观,有赖于个人愿望与检察事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核心竞争力根源是创新。创新来源于变革,变革是以文化为基础(检察改革的顶部设计,基础应来自文化与群体共识——形成一个金字塔),成功与失败在于——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人的最大能力、天赋和对发展的认同、共识。
党中央始终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特别是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深刻感到,面对新形势下复杂、艰巨的重任,党对检察工作寄予厚望并提出新的要求,全社会对司法公正尤为关注,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越来越广泛,检察机关承担着打击犯罪、惩治腐败和法律监督的重要职责,做好各项检察工作,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品格,牢记检察官的政治使命,弘扬法治精神、执法宗旨和检察工作主题的规定与要求。在执法工作中切实体现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统一,牢记“三个至上”、“四个忠于”,自觉做到忠于事业、勤勉敬业、践行誓言、珍惜荣誉、维护形象,提升公信力。
开展检察文化建设,说明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是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确已深刻认识到检察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形成良好机制的预期目标。而文化引导关键在于要形成共同的危机感,最终形成共同意识与共同责任。围绕“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八字箴言,我们冷静地想一下,我们做到了哪些?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
过去由于形式和方法的单一,使检察文化停留在表面,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利益多元化,对检察文化建设形成巨大的挑战。而我们的教育往往不能向“西方大片”那样引人注目,又不能像一些“信息”具有较强的传播速度,更缺乏“儒教”的持之以恒,所以必须在文化建设方面转变思路,使之既能够让广大干警自觉接受,同时要体现机制的刚性,注重打造特色文化,形成强大的生命力。我认为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检察精气神。随着检察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核心价值趋向必然是检察干警的自我实现(即人的全面发展),自我意识的培养,才能形成整体意识的全面提升,这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多要素的系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既要突出探索检察文化发展的主要方面,也要充分重视文化实践,形成凝神聚气的推动力量。从2014年4月开始,天津市检察院在全市各级检察机关开展了“天津检察精神”学习讨论,弘扬实践活动。从表述语的挑选,广大干警积极参与,广泛征求意见,召开专题座谈会,集中审定等多种形式,汇集了广大干警的心血和智慧,凝练出“忠诚为民、依法监督、务实创新、公正清廉”的天津检察精神,成为天津检察文化的价值向导,大家结合实践从不断提高认识,达到了高度一致。进一步提升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为检察文化建设和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我感到这就是检察文化正义评价的一种自觉行为。
二是培养激情和毅力品格。检察文化建设要营造激情氛围,引导检察干警提升对事业的激情。有了激情燃烧的心,才会有激情燃烧的人,全国检察系统评选出的“最美检察官”就是最好的形象代表。
检察干警对自己的工作应有一种自豪感,激情源于社会责任感,源于一种责任,我们要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文化建设的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和广泛性。检察干警应在实践中锻造一种思维——法律使社会更理性、更稳定,要树立知难而进的勇气,要想居高临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冷静地面对成功和挫折,勇于承担责任。现实中年轻的检察官由于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过于轻松,所以就难以经受艰难,难以经受挫折和失败,稍有风吹草动,则难以有坚定的意志,退缩和抱怨将使他们浪费了大好时机。比如在解决群众来访、矛盾纠纷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丰厚的法学积淀和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培养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识,拼的是耐心和自信。所以,仅从几个轰动的事件,还不足以看出我们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看出“真我”的状态。
三是培养乐观和进取精神。给人以快乐不断传递正能量,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的相互鼓励、支持,需要引导干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干警自知能力较差,遇事总是过多考虑负面因素,很少见开心的笑容,诚然在我们奋斗过程中有遗憾、有痛苦、有悲伤、有叹息、有眼泪,它可成为歇脚时的回味和激励,但绝不可成为生命中的包袱。“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心态会对认知思考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深挖自己的潜能,经过不断的提升素养,用自己的资源、自己的智慧,让自己走的更远,只要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不遗余力地去做。当今这个世界充满竞争,而竞争就需要实力,这是不能回避的。检察文化中的自觉修养是一种手段,而我们的最终目的要形成竞争的能力,在竞争中取胜,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找到我们的幸福,成为检察文化引领的新势力。
四是打造职业化团队。在检察职业化工作技能、工作形象、工作态度、工作道德方面,要营造积极的实践意图,积极倡导围绕“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根本的文化。
从细化的角度讲,检察官的目标就是要成为法律专家,在日常中不仅要建立自己的工作档案,还要建立自己文化档案。整体上看:职业化工作技能要求我们不断改善自己的职业能力。比如:岗位管理规范化(岗位说明、岗位规范)、应具备的知识和技巧,以及有针对性总结沉淀,领导与干部谈话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还要细化到我们的仪表、服装、语言、态度、机关布局、办事风格以及兴趣爱好等。 我曾经走访天津西青区检察院,当时的检察长介绍,在他们的办公大楼内只有一名保洁人员,主要负责楼道清洁,其他的办公和生活区都是有干警打理和维护,整个大楼的整洁使我感到这就是职业化团队的文化内涵。在上海虹口区检察院学访期间,走进简朴的办公大楼,我切实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八个决不让”成为职业团队从业标准,奋发有为的精神成为真正干事的样子,这就是检察文化的精品。
五是加强与检察工作实际的结合。检察工作的发展趋势正在由规范化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过渡,这既是工作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和转变,更体现了文化建设推动检察事业发展。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检察文化实践活动,使检察文化不断地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并且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检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名干警的积极参与、积极作为。铸造检察职业精神,,体现检察职业价值,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引领、渗透、融合、凝聚作用,聚合检察文化的正能量,不断丰富和深化检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内涵,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重视思想引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我们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党和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给予的希望越来越高,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更考量着检察机关的作用和队伍的综合素质,崇高的事业和责任需要我们通过检察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本文编号:84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42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