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试析“全景”式案例分析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08-04 08:57

  论文摘要 随着国内法治进程的推进,国家和社会对于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多,同时对于法律人士的专业性要求更高。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全景”式案例分析法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该方法在刑法教学中的优点,同时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实现其在刑法教学中更好的应用效果。

  论文关键词 案例 刑法 教学

  一、引言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推进,依法治国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2015年9月份,全国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6次会议就审议了关于律师、法官及检查官制度的改革建议,这就释放出一种信号,国家更加注重法治化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充分掌握相关条款,体现出法律专业学生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刑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然而刑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其中有些条款逻辑性较强,具有抽象性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感到比较难于理解。“全景”式案例分析法有利于解决上述困难。

  二、作用和意义

  刑法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但是由于其条款相对比较抽象,不是很好理解,在学习的时候,具有较大的难度,案例分析是利用以前办理过的案例学习相关的刑法条款,体现出刑法条款的应用性,使得条款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案例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对有关的条款能全面、深入地把握。
  (一)案例分析法的分类
  目前的案例分析的具体方式也很多,有案例训练式的,这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案例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在分析刑法有关条款的时候,对于出现的难度和重点的内容列举一些案例,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近年来,一些法学专业的院校还开设了模拟法庭,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法院,将一些模拟案件置于这种模拟的法庭之中,使得学生身临其境,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加生动形象,对于刑法的相关内容理解起来更加方便。这两年又出现了一种叫做法律门诊,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已通过实践被证明是一种法学院学生获得法律经验、培养实务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其突出的实践性特色具有单纯课堂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可用于培养大量的法律实务人才,并加强对理论性研究的理解和实践配套经验,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只有西北政法大学在国外一基金的支持下才勉强维持着这种教学方式。“全景”案例通过视频或者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丰富的案件内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锻炼学生找法、释法、区分生活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实务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作用。“全景”式案例教学是介于训练式和模拟法庭之间的一种刑法教学方法,也是案例式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学成本相对较小,而且具有很强的教学效果,适用于现在一般法学专业的教学过程。
  (二)“全景”式案例分析法的作用
  这种刑法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关注的是所涉及的案例具有现实性,换句话说,教学使用的所有案例必须是现实发生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案件,不是教师为了教学目的模拟出来的一些案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注意案件的广泛性,因为选择的案例是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因此在案件的复杂程度上具有很强的意义,使得学生在分析案件的时候需要抽丝拨茧,从一堆没有用的信息中找出一些案件需要的法律要点,这种案例更加强调的是其具有原生态,教师不对案件进行优化,就是将原始案件展现给学生,对学生的锻炼是一种全方位的。这种案例主要的表达形式也是有着一定讲究的,很多都是以录像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让学生对案件的了解是全面的、详细的。这种原生态的案件再现,使得学生在刑法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将抽象的、难懂的刑法条款转变成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应用。

  三、优点

  (一)提高学生对于刑法的熟识度
  所谓的熟识度就是对于案件中蕴藏的一些刑法条款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熟悉案件之后,就可以对其提出相关的法律依据,全景式的案例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这些原生态的案例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可能不是一条规定就可解决的,案件中的当事人可能触犯是多条法律规定,也可能不只是一个刑法,还有可能涉及到民法等其他法律规定,全景式的案例有利于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案例环境中,找出相关的法律依据,锻炼挖掘法律条款的能力,学生长期的进行这种原生态的全景式的案例教学,对于刑法条件的熟识度将逐步提高。
  (二)增强综合分析的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但是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有大量的社会案例进行有效的剖析,只有通过大量案例的锻炼,综合分析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只是针对刑法的某一部分进行训练,可能只是一到两个知识点,具有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训需要更多的是一种综合式的案例,在学习完刑法的所有条款之后,就需要引入这种综合式的案例,全景式的案例就具有于综合性,案例是从社会生活中抽出的一些典型案件。现在的模拟法庭具有这种功能都是现在教学场所的限制,学生相对较多,可能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也只能在模拟法庭上体验个两三次,没有长期的、大量的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就很难提升,全景式案例分析不拘泥于模拟法庭的那种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体现出现教学的灵活性,是对模拟法庭的一种很好补充,具有提升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内核上看,选择的这些全景式案例是具有复杂性,案例中既有法律涉及的内容,也有法律涉及不到的内容,学生应用这种案例进行训练的时候,需要不断从充满迷惑的案例中找出有着法律问题的内容依照相关的刑法条款进行抽丝剥茧。对于涉及到违法的内容需要从多个层次,不同角度分析所触犯的刑法条款,是一条,还是多条,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综合分析中的逻辑思考的能力不断增强。从外部看来,这种全景式的教学更加具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训练,避免了模拟法庭那种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使得案例分析更加透彻。


  (三)提升把控证据的水平
  在庭审中,需要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罪,就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据,因此在刑事审判中,列举出相关人员犯罪的证据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刑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对相关的证据进行固定,很多法学专业还专门设置的证据学这样的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有限,很多的案例也只是对案件进行分析,对于证据的寻找没有相应的涉及,因此证据的掌握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弱项,相关的能力训练相对较少。当全景式的案例教学引入之后,整个教学过程向使得整个事件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需要分析相关的案件触犯的法律条款,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在全景式的案例中找寻相关的证据,对于案件需要进行调查分析,找寻其中蕴含的证据,这种证据找寻的训练难度相对较大,,很多学生开始的时候都不能找出相关的证据,只停留在自己对于案件的推理之中。

  四、值得注意的几点

  全景式的案例教学在刑法教学中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样性,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将主要教学手段和其他方式的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案例的趣味性
  全景式的案例教学法更多注重的是一种原生态的展现案件的全貌,具有一些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教师在选择相关的案例时需要注重案例的趣味性,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案件,他们分析起来才能具有学习积极性,更加仔细、认真的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找到相关的犯罪证据,锁定犯罪嫌疑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可以选择一些案件视频播放给学生,这种视频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一般的文字案例。
  (二)案例选择需要系统化
  这种案例在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涉及到的刑法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且相互之间不需要重复对一个知识点或者刑法条款进行训练,需要顾及整个刑法的重点章节和内容,实现最大规模的内容和知识点的覆盖,只有这样成系统的全景式案例才能更加具有全面性,对学生的刑法条款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训练,同时这种案例之间还需要注重相互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训练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案例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之后,学生训练起来才能更加具有兴趣,一种没有任何关联的案例编排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在安排相关案例种类的时候,需要进一步考虑近年来最高院公布的社会各种刑事案比例,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常见的进行训练,例如正当防卫、犯罪形态等等。
  (三)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由于案例式教学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案件模糊性,全景式的案例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很多案例在学生分析过程中出现了教师没有设计到的课程发展,这时候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相应的教学进行一定的引导,但不能完全地凝固他们的思想,他们对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很多也具有合理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尊重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创造性。

  五、结语

  全景式的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刑法条款学习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案例的趣味性,增强其逻辑性和全面性,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景式的案例教学方法更好地应用在刑法教学之中,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编号:84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4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7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