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契约思想研究
[Abstract]:Social contract 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western modern ideological history. In the 1718th century, such thinkers as Hobbes, Rousseau, Locke and other thinkers discussed the theory deeply, especially Rousseau's Social contract Theory ha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democratic political society. Contract theory is one of the main thought sources of Marx's doctoral thesis.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崔景明;;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哲学思考——从“1+1=?”谈起[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2 吴春梅;乐琴;;公共服务项目中政企合作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整合——基于武汉柏泉农场的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3 王春凤;;我国农民阶层的平等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4 苗娟;;文学作品的时效性与恒久性——论法国光明世纪四位思想代表的文学作品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5 陆若然;郭凯;;教育立法与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陈联俊;;行政执法意识刍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毛晓秋;;法律的驯顺与政治的审慎——解读霍布斯《一位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蔡从燕;;国际法律体系中的“公私法分立”[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刘晗;;林肯的时刻——宪法、分离与美国统一的根基[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王晓红;;马克思与卢梭的国家观比较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徐晓海;;社会稳定机制的实现:制度公正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建构[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刘雪华;;论公共政策的民意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苏宇;;对隐私权保护的深层反思——重新认识保密与公开的价值权衡[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邓集文;;健全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监督机制的思考[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海伦;;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权力与责任再思考——基于建设有效责任政府的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杜哲涛;虚拟货币属性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兆余;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形成理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锋;;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实践哲学理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曾洁;;学生时代马克思人学思想溯源——对《中学作文》和《博士论文》的探究[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3 周嘉昕,张一兵;自我意识旗帜背后的辩证法光辉——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J];理论探讨;2005年04期
4 林进平;;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正义思想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孙强;;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起点——《博士论文》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研究[J];理论导刊;2010年04期
6 姜喜咏;;黑格尔辩证法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张广照;;马克思的思想和学说存在断裂吗?[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2期
8 张荣军;;马克思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眼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从《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J];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福岩;;理性的自由主义——马克思政治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J];学习论坛;2009年12期
10 祁传华;;原子和历史——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历史思想解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远朋;;当代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舒远招;;马克思的创造概念[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时晓丽;;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黄裳裳;;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叶志坚;;马克思文化思想论析[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6 周林东;;解读“自然辩证法”[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7 杨文极;;“异化劳动”与“以人为本”——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8 周新城;;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9 刘雪明;徐祖荣;;利用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从马克思到邓小平[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10 黄裳裳;;人文关怀:马克思文化批评的反思性[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小儒;再说“羡慕马克思”[N];光明日报;2004年
2 徐觉哉;马克思之墓[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一个论断[N];学习时报;2004年
4 ;国内高校“马克思研究热”及其提出的问题[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余斌;新危机时代的一炷“佛香”[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朱立元;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宋希仁;政治伦理研究的新作[N];光明日报;2010年
8 高放;马克思不是这个意思[N];北京日报;2003年
9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梁晓华;踏寻马克思的足迹[N];光明日报;2002年
10 张小也;羡慕马克思[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爽;当代中国“知识中产”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曹瑞明;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当代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文晶;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学;2010年
5 刘日明;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6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俞志;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媛淑;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发展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9 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2012年
10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生明;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现代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蔡正孙;马克思和老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罗伯中;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D];湘潭大学;2003年
5 李业锟;《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赵维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学说与中国的对外开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秦怡红;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任东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9 黄文正;论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宋强玲;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45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2445786.html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