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度训练对中国古典舞演员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6-09-21 07:25
关键词:软度训练;古典舞蹈;作用
(一)软度训练的基本概念
软度是舞蹈表演者身体柔韧性的俗称,是舞蹈动作中运动幅度和运动轨迹的夸张形式。一名舞蹈表演者如果身体的柔韧性达不到要求,在表演中就无法用身体去表现各种角色,体现不出应有的意境或者塑造的人物性格。因此,中国古典舞蹈的表演者在舞蹈表演训练的一开始就和自己身体的极限做斗争,从一开始的专业学习就是从软度训练入手,在低年级首先要解决的也是软度问题,只有不断开发自己身体的柔韧性,以此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和自身的灵活性[1]。一般而言,软度训练是针对表演者的肩部、腰部、腿部和脚背进行训练,这些也是舞蹈表演中最主要用到的身体部位。中国古典舞蹈和西方的舞蹈还有一定的不同,西方的舞蹈,像芭蕾舞之类的注重表演者自身的基本功,顶尖的芭蕾舞常以舞剧形式出现,注重的是人造仙境和梦幻世界,例如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仙女》《葛蓓莉娅》等大量脍炙人口的舞剧。中国古典的舞蹈却更注重作品整体的意境和意象,例如众所周知的《爱莲说》,它以诗歌为模板,着重描写了写意造型,将人以莲花的形象出现,让舞蹈更加富有创造性,通过女性柔美的舞姿,表现出人们除了对莲花的赞美,还让人物和作品中的形象更加超凡脱俗[6]。因此,中国的古典舞蹈表演者需要用一些夸张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主题,表演者身体的软度就成了关键所在。
软度训练是舞蹈表演者在舞蹈训练时最主要的内容,是最先接触的训练项目,在整个舞蹈表演的生涯中都会伴随着软度练习。软度训练也是舞蹈表演者自身能力的一种象征,即使最简单的舞蹈,也是由基础的动作组成,表演者需要利用自己的身体完成相应的动作,因此柔韧性是表演的基础。特别是中国古典舞蹈,需要更强的柔韧性来表现出舞蹈中包涵的意境[5]。
(二)软度训练需长时间坚持
人的身体情况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后天锻炼导致的身体变化,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退化的情况。软度训练也是如此,需要在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生涯中不断的重复,强化这种训练的结果,才可以维持在一定的柔韧性程度上,确保舞蹈表演的质量[4]。一般而言,软度训练是中国古典舞蹈表演者每日都需要进行的工作,除非发生身体损伤等现象,都必须靠日常的训练来维持和强化身体的柔韧性程度,这样才能给舞蹈表演的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典舞蹈演员在训练的最开始就每天进行软度训练,用身体作为表现的工具去胜任各种角色。因为身体的柔韧性在开发到一定程度后不做巩固训练会不断退化,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肌肉纤维的退化,所以柔韧性退化后会影响一个演员的舞蹈艺术感染力,降低舞蹈艺术的内涵。毫不夸张的说,软度训练是延长一个古典舞蹈表演者艺术生命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艺术表演感染力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三)软度训练是古典舞中的重要载体
舞蹈表演的核心是演员,整个舞蹈的内涵和艺术境界都体现在舞蹈表演者身上。如果说舞蹈表演者对舞蹈的理解是其自身的软件,那柔韧性就是其表演的硬件,在整个舞蹈表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换言之,软度训练就是中国古典舞蹈中的载体,它将舞蹈的意境和表演者的理解转换为相应的动作,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引起艺术的共鸣,达到表演的效果[3]。例如,国家一级演员孙悦,他在作品《竹梦》中的表演可说精彩绝伦、惟妙惟肖,他用自己的身体加上自身的软度将竹子的这一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作品中他行云流水,身轻如燕,完好的将自身的软度用到极致,作品中他就像风中摇摆的竹子,扣人心弦的动作表演得绘声绘色。再加上舞蹈表演的对外物的借助较少,所以舞蹈演员是整个表演的核心。根据上述的分析,中国古典舞蹈对表演者的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所以舞蹈演员的软度成了表演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软度训练是古典舞蹈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整个舞蹈表演的核心责任。
三、 身体局部与软度训练的不同作用
四、 软度训练在古典舞中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蹈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包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因此,必须要将中国古典舞蹈的精髓表现出来,这需要舞蹈表演者强硬的基本功和身体条件。其中,软度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蹈演员的日常训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舞蹈的效果也有明显的影响。基于此,,要表现中国古典舞蹈的内涵,必须从软度训练抓起,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和进行软度训练,保证舞蹈表演的质量,同时也增强中国古典舞蹈表演者的表现力[6]。本文从软度训练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身体结构与软度训练的不同作用,研究了软度训练在古典舞蹈中的作用和训练舞蹈演员软度的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根据表演者的身体情况确定具体的软度训练内容和训练进度,这样才可以将训练的效果最大化,最终达到软度训练的目的,给中国古典舞蹈的表演提供坚实的身体基础。
[1]段坷.论柔韧性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 音乐时空,2014(17):156-188.
[2]杨金莉.解析舞蹈对于身体柔韧度的要求[J]. 音乐大观,2014,(02):48-49.[3]吕雪.浅谈柔韧性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 音乐时空,2015,(09):152.
[4]刘瑶.艺术体操训练对古典舞专业中专生柔韧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4:17-25.
[5]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版:12-15.
[6]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7-19.
[7]刘中颖.古典芭蕾舞训练方法与民族舞蹈的技术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9-12.
[8]侯颖.舞蹈训练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技能影响的实验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2-4.
本文编号:119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