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师论文 >

欧美留学生汉语形容词重叠式习得情况考察

发布时间:2016-09-21 07:25

第一章 绪论

形容词重叠式,是现代汉语一项重要的语法点,它有着形式多变、语义丰富及语法功能复杂等特点。多年来,形容词重叠式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对象,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然而,现有的研究大都只限于本体,针对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习得情况考察及偏误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针对欧美留学生的研究更为鲜见。笔者认为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留学生,其母语本身没有形容词重叠式这一语法项目,因此,在习得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过程中,不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因而与其他国籍留学生相比出现偏误的原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欧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在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汉语通用课程大纲》(2014 版),针对形容词重叠式的习得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补充和整合各类语料,进行使用率和偏误率的探究,然后从它的外在表现、产生原因等方面做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欧美学生形容词重叠式的教学产生一些积极作用,以完善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项研究帮助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生动性,从而提高汉语写作能力和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


第二章 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特征及其在教材中的编排


2.1 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句法语义特征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形容词重叠表示强调的语法意义。朱德熙认为,形容重叠式表示的量随着其在句中充当的句法位置变动而变动,当形容词重叠式充当定语和谓语时,表示的量的程度是轻微的,如“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程度并没达到“非常、特别”之类的深,只是轻微的;而在状语和补语的位置上有着强调和加重语气的意义,这是形容词重叠式的重要语法意义之一,如:他把这本书仔细地看了一遍。他把这本书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对比两个例句,我们发现,形容词重叠式“仔仔细细”在状语的位置上表达出非常仔细的意思,程度明显加深,表示的量明显高于形容词基式。第二,形容词重叠式具有强烈的描绘意义。形容词基式大多只是对客观事物性质的陈述,表示事物的性质,因此多用于说明性文体;而形容词重叠式有较强的现场性,一般是对事物形象或动作情态的描述,是人们对于事物的一种判断、评价往往含有说话人主观感情色彩.

欧美留学生汉语形容词重叠式习得情况考察


2.2 形容词重叠式在教材中的编排

《风光汉语》(读写教程)是上海师范大学欧美留学生使用的主要教材,本次调查对象多使用本教材。该教材是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教材,该套教材最大特点是富有生活旅游特色,让学生在领略中国自然、人文风光的同时学习汉语。该教材分初级、中级两个等级,每个等级分为两册。每册包括 15 课,每课由生词、文章、练习三个部分组成,是适合汉语学习者进行长期系统学习的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一旅游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具有生动性、实用性等特点。同时,该教材在生词部分采用了中文、日语、英语三种语言解释,方便学生对词义的掌握。(2)《风光汉语》(读写教程)中形容词重叠式的内容据笔者统计,《风光汉语》系列读写教程中共出现形容词重叠式 12 次。这十二次都是出现在文章中,并没有作为语法点呈现给学生。因此,该教材并没有把形容词重叠式作为留学生学习汉语中必须掌握的语法点。

第三章 欧美留学生汉语形容词重叠式习得情况考察........................13

3.1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习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13
3.2 测试问卷中习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15
3.3 测试问卷的数据统计......17
第四章 欧美留学生汉语形容词习得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31
4.1 偏误原因............31
4.2 对教学、教材的建议...............35
第五章 结语..............................38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38
5.2 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39

第四章 欧美留学生汉语形容词习得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


4.1 偏误原因

通过上一章节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欧美留学生对于汉语形容词重叠式不能与程度副词这一知识点并未掌握,尤其是初级欧美留学生,例如“他眼睛很大大的。”产生这类偏误的原因在于在英语中,可以使用“very”“a little bit”等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以表示程度或强调,也可以用反身代词表示强调,还可以用助词“do”表示强调。而在汉语中,可以通过“很”“非常”加形容词基式来表示程度的加深,还可以通过形容词重叠这一形式,来表示量的增加,但只能二选一,程度副词不能与形容词重叠式连用。因此,形容词重叠在欧美学习者的母语英语中与汉语差距较大,一旦学生对形容词基式与重叠式之间产生混淆,就容易产生母语负迁移。通过对欧美留学生的谈话和访问得出,形容词重叠式作为个完全陌生的知识点,与英语有着完全不同的句法特点,因此是一个难点,但也表示母语迁移的影响并不大。

4.2 对教学、教材的建议

通过上文对教材与学生习得情况相关性的分析,本文认为教材是学生习得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上文对教材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调查,我们对教材编写提出相关建议:首先,在语法点设计方面,应将形容词重叠式纳入教材中,并对其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哪些词可以重叠,哪些词不能重叠,重叠式有哪些句法功能,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限制,重叠式有什么语法意义,这些都应该详细的编入教材,并且配套相应练习,巩固该知识点。其次,在编排顺序上做出调整。在第三章数据分析中可以得知,欧美学生在学习该知识点时,有一定的习得顺序,,因此教材编写应该从初级到高级,难度逐渐加深,使学生习得过程具有层次性。比如:在初级阶段,学生可重点掌握单音节形容词 AA 式和双音节重叠式 AABB 式,其中包括这些形式的句法和语义功能,使欧美留学生对形容词重叠式有大体的认识。到中高级阶段,要侧重于语法意义与语用方面的知识,多讲解重叠的形式及相关形容词的构词能力,哪些词可以重叠,哪些词不能重叠,根据知识点的常用率和难易程度循序渐进的编排。同时,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环境,因此中高级教材科多设计一些语境,让学生感受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

本文在偏误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考察了欧美留学生对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习得情况。以下是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语义特征,考察了形容词重叠式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情况。其次,为了考察欧美学生对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习得情况,本文搜集了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在语料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而获取足够的语料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分析欧美留学生在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偏误类型,并对这些偏误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最后,针对偏误产生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


5.2 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以中英文形容词的差别为出发点,以欧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英语的影响下,欧美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并针对这些偏误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本文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由于考察对象的汉语水平有限,欧美留学生的数量没有达到期目标,导致搜集的语料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测试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其次,由于调查问卷的对象来自不同高校,使用教材和科目设置都不相同,因此在分析时会有不全面的地方,比如应当再统计一下学生使用教材与正确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最后,由于笔者教学经验尚浅,对一些现象的解释不够深入透彻,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因此文中所提的教学建议仍需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9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9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9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