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休眠深度对草莓光合特性和 15 N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5-07 03:27
【目的】明确不同休眠深度对草莓光合特性和15N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在冬季草莓休眠期间,比较休眠深(植株矮化)的草莓和休眠浅(植株未矮化)的草莓叶形态指标、光合特性差异;利用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不同休眠深度草莓15N吸收分配差异。【结果】休眠越深,草莓的叶柄越短,单叶面积越小。休眠深的草莓净光合速率低于休眠浅的草莓,胞间CO2浓度和8:30—10:30气孔导度高于休眠浅的草莓。在草莓休眠状态下,根系是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器官,同时也是氮素分配利用率最高的器官;休眠深的草莓根系对15N的吸收征调能力最强,而休眠浅的草莓叶片对15N的吸收征调能力最强;叶片的15N分配率会随着休眠的加深显著降低,休眠深的草莓叶片15N分配率为18.84%,休眠浅的草莓叶片15N分配率为36.74%。【结论】冬季日光温室草莓的休眠深度会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和氮素吸收分配。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及地点
1.2试验处理
1.3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光合速率的测定
1.3.2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1.3.3植株15N丰度的测定
1.4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测定时期草莓叶的形态指标
2.2不同处理草莓的光合特性变化
2.2.1不同处理下草莓的净光合速率变化
2.2.2不同处理下草莓的气孔导度变化
2.2.3不同处理下草莓的胞间CO2浓度变化
2.3不同处理草莓的鲜、干重
2.4不同处理草莓的15N吸收和分配特性
3讨论与结论
本文编号:404353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及地点
1.2试验处理
1.3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光合速率的测定
1.3.2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1.3.3植株15N丰度的测定
1.4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测定时期草莓叶的形态指标
2.2不同处理草莓的光合特性变化
2.2.1不同处理下草莓的净光合速率变化
2.2.2不同处理下草莓的气孔导度变化
2.2.3不同处理下草莓的胞间CO2浓度变化
2.3不同处理草莓的鲜、干重
2.4不同处理草莓的15N吸收和分配特性
3讨论与结论
本文编号:4043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4043533.html
上一篇:微生物菌剂在深网网纹甜瓜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