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香港电影理论批评的“特刊道路”建构

发布时间:2018-05-27 01:38

  本文选题:香港电影批评 + 电影节特刊 ; 参考:《民族艺术》2017年04期


【摘要】:香港电影批评者通过香港国际电影节专题特刊,自觉建构出学理性专业电影批评的持续有效书写空间。1978—1989年的十二本专题特刊,形成香港电影历史回顾、作者电影研究、类型电影研究、电影文化研究四种主题模式,不断推进学理性电影批评的专业性程度。"香港电影历史回顾"特刊努力跳出印象式批评、说教式批评的窠臼:"作者电影研究"特刊鼓吹严肃的学术研究意识;"类型电影研究"特刊产生了关于香港电影类型问题的重要而丰富的专业性成果;"电影文化研究"特刊则呼应国际学界"文化转向"而具有前沿性学术意识。由此,香港电影批评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性、理论性电影批评传统。
[Abstract]:Through the special issue of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ritics of the Hong Kong Film Festival consciously construct a continuous and effective writing space for academic and rational professional film criticism. 1978-1989 12 special issues on films, forming a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ilms and the author of film studies, The study of genre film and the study of film culture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of film criticism. " Hong Kong Film History Review "the special issue tries to get out of the impression of criticism," The stereotype of preaching criticism: the special issue of "author's film study" advocated serious academic research consciousness; the special issue of "genre film study" produced important and rich professional results on the issue of film type in Hong Kong; "Film culture research" The special issue echoes the cultural turn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 and has the leading academic consciousness. As a result, Hong Kong film criticism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unique academic, theoretical film criticism tradi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香港左派电影批评史研究”(15XZW0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鸣刚;大学生解读现代香港电影[J];电影评介;2002年08期

2 张燕;档期选择:香港电影上映最高原则[J];电影艺术;2005年04期

3 高娜;香港电影产量继续下降[J];影视技术;2005年09期

4 巩宝荣;;《杀破狼》:久违好片,挽救香港电影?[J];艺术评论;2005年12期

5 D.德瑟,吉小倩;评《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J];世界电影;2005年01期

6 张燕;2004香港电影分析[J];电影艺术;2005年02期

7 吴迎君;熊荣;;困境下的突破:香港电影自审意识研究——“关于电影之电影”类型的自我观照品格[J];电影文学;2006年12期

8 列孚;;单边主义让香港电影固步自封——香港电影陷入低谷探究[J];电影艺术;2007年01期

9 丁珊珊;;《海南鸡饭》的异度思考——论香港电影中女性伦理的艺术嬗变[J];艺术百家;2007年04期

10 刘永刚;;香港电影业:“香港电影不死”[J];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祁林;;电光碎影的乡愁——论香港电影的怀旧意蕴[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鹏邋李倩;香港电影:十年走出冰河期[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见习记者 刘书艳;香港电影里的人性[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3 廉丹;香港电影的“合拍”空间[N];经济日报;2013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樽;香港电影:四面突围探寻救市之道[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李瑞华;香港电影回暖势头初显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6 杨一晨;香港电影:制作向上数量向下[N];中国电影报;2005年

7 林志文;香港电影蓄势再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徐宁;江苏影评人评说香港电影[N];新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傅春荣;谁能拯救 香港电影[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朱玉卿;合拍是香港电影发展的一大动力[N];中国电影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友平;香港电影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颖;新时期香港电影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雨蒙;香港光艺制片公司的传承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肖闱;流变与融合:1970-2015年香港电影文化身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王妍如;香港新艺城公司研究[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6年

5 池亚卿;九七后香港电影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陈怡君;“97”回归后香港电影的文化认同[D];浙江大学;2011年

7 方芳;香港电影的癫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益;第一部香港电影及其相关问题再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牟伟;1997年之后的香港电影空间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慧;近三十年香港电影塑造大陆人形象的文化流变(1980-2011)[D];渤海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9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939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