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在否——论胡玫《孔子》中知识分子形象建构
本文选题:孔子 + 传统文化 ; 参考:《当代电影》2017年01期
【摘要】: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经典的代表,千百年来被创造为单一化的圣人形象,胡玫导演结合时代背景及新历史主义思潮创造了银幕上的新"孔子",通过选择一系列细节场景对其文化理念坚守进行褒扬,旨在鼓励传统文化的当下传播及民族性格的重塑,而电影娱乐化的本质也使电影产生叙事的裂缝,某种程度上削减了原有的思想力度。
[Abstract]:As the most classic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fucius has been created as a mononictive sain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Director Hu Mei created a new "Confucius" on the scree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trend of new historicism. By choosing a series of detailed scenes to praise its cultural ideas, the aim is to encourage the present sprea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remolding of national character, and the nature of movie entertainment also makes the film produce cracks in the narrative, and to some extent, it reduces the original ideological strength.
【作者单位】: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抒情凝思的形象主体”(项目编号:M15JC046)的结项成果之一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怡翔;孔子思想宜用几分法[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吴十洲;孔子的战争观(论纲)[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4期
3 任荟;林建华;;论孔子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11期
4 郭瑞祥;孔子对鬼神的怀疑和否定[J];孔子研究;2001年04期
5 张慧彬;孔子的致富观及其现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1年12期
6 顾玉萍;浅谈孔子的创新思想[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7 冯浩菲;孔子“愚民”辨[J];文史哲;2003年03期
8 魏仕庆;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形象[J];船山学刊;2004年01期
9 黄晓军;老子与孔子“无为”思想比较[J];华夏文化;2004年02期
10 尹砥廷;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子形象的三维透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福军;;试论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江朝源;;由改造思想想到孔子[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开j;;略论孔子[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高鹏飞;;必也正名乎——试论孔子研究中的是与非[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5 陈增辉;;孔子的社会和谐理论及其现代生命力[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爱民;;孔子政治思想小议[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刘家贵;;孔子经济思想散论[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杨爱民;;试论孔子的主流文化建设思想[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孔庆福;;21世纪需要一位新孔子[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10 韩跃红;王惠玲;;孔子的人道主义精神[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N];解放日报;2007年
2 俞晓群;孔子曰——中华文明全球化的一个标牌[N];辽宁日报;2007年
3 演讲人 杨朝明;真实的孔子[N];光明日报;2010年
4 刘悠扬;“孔子精神不是止疼片”[N];深圳商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蓓蓓;鲍鹏山:对孔子要怀着敬畏之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6 记者 宋合意;孔子文化周在巴黎拉开帷幕[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通讯员 韩开 晨刊记者 庞洪波;孔子文化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隆重开幕[N];济宁日报;2010年
8 曹静;孔子,浮沉于美国人的中国观[N];解放日报;2012年
9 ;四问:当今孔子思想的传承与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2年
10 吴晓;重读孔子[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圣;孔子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3 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军政;从“义以建利”到“志于道”[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邢千里;中国历代孔子图像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洪晓丽;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8年
9 黄梓根;孔老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贝尔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和政治关系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娜;孔子“孝”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黄峰;论孔子“道”的思想及其终极关怀意义[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孔令华;孔子“严事”人物考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士银;孔子人格述论[D];兰州大学;2013年
6 马媛媛;孔子生死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李琼;孔子的生死观[D];湘潭大学;2012年
8 田园;孔子进退观及其践行[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9 高明文;试析茶山学视角下的孔子天命思想[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卢彦晓;孔子“义”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5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94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