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撞死了一只羊》:人格结构论视域下的三重梦境狂欢

发布时间:2021-02-06 12:33
  从《塔洛》到《撞死了一只羊》,导演万玛才旦致力于拍摄藏族题材的电影影像,他将目光放置到藏人生活的深处,"返璞归真"式的呈现出独特的民族底蕴与个人美学。在《撞死了一只羊》中,导演通过内省式的梦境叙事,将藏人对于"轮回"与"救赎"的独特解读进行最大化解构,同时,荣格人格结构理论在其中得以体现。导演通过一只被无意撞死的"羊"为意象符号,串联起司机金巴与杀手金巴之间的复杂关联,人格结构中意识主导的失衡下,个人无意识被唤起,进而产生复仇情结。而伴随着以司机金巴为视角的"筑梦——入梦——破梦",集体无意识中潜藏的民族情感被激发,最终在破梦的瞬间,打破轮回宿命闭环,实现真正的平衡与救赎。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2020,(2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意识占据主导:试图寻求内心道德平衡的造梦阶段
二、个人无意识被唤起:复仇情结下失控的入梦环节
三、集体无意识被激活:打破轮回闭环,获得真正“救赎”的破梦狂欢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撞死了一只羊》:藏语电影的执念与反思——万玛才旦访谈[J]. 万玛才旦,胡谱忠.  电影艺术. 2019(03)



本文编号:3020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20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