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中国第六代导演边缘化视角影像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7 19:50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伴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进程,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电影行业也在这一时期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进行了全面改革。“第六代”导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活跃于中国影史的发展历程里,他们不同于“第五代”导演的成长经历,生长于各种旧制度土崩瓦解新思想接踵而来的相对开放的时期,也接受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他们开始电影创作的时候迎来了改革开放,这个时期电影制度的变化为他们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受个人经历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的电影影像语言致力于以边缘化视角对边缘群体进行记录性,写实性的创作,关注时代变革过程中被作为代价牺牲掉的部分社会现实。这些“第六代”导演具有探索精神的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建构模式,为个体自由做出努力,为主流文化中失语的边缘人和边缘空间发声,为中国被遮蔽的社会现实留下记录性影像。本论文一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国内关于“第六代”导演的研究情况,概述本论题的意义。第二个部分主要追溯了代际的划分和“第六代”形成的原因、背景,还有他们在电影行业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第三部分阐述了“边缘化”的成因,分析了部分导演的部分电影内容来介绍边缘群体都如何生存,生存在怎样的...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第六代导演边缘化视角影像语言研究


图1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陈凯歌,《霸王别姬》,电影


红灯笼的点亮熄灭象征着夫权(图1);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程蝶衣,是他??所构建的一个京剧艺术的化身,而在代表权力的太监、袁四爷、日本侵略军们的眼里,??艺术不过是权力的玩具(图2)。“第五代”导演作为精英分子在电影创作的时候自觉的??承担起了对民族形象,民族精神和意识形态探寻的责任,试图通过这种寓言式的表现程??式以达到对历史和文化的启蒙性诉求。其自身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精神在电影的拍摄??手法,电影语言的运用,思想的高度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中国电影也被他们推广到了到??世界舞台,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经常获得国际奖项。从而奠定了他们在中国电影行??业不可轻易撼动的地位。??麵圖??图1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图2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剧照??图片出自:http://www.?laoren.?com/lrbzp/s?图片出自:http://yiker.?trueart.?com/201??y/2010-01-15/2349.?shtml?16798/article_item_8163_l.?sh??o?ml?cid=243??4郑凤兰:《电影文化论》,中国文联出版社.第120页。??6??

电影,生活环境,故事


代”导演积极响应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提倡的“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7。将主要的拍摄??场景都选择了室外。影片《图雅的婚事》开篇就展现出了主人公的生存环境:荒凉的土??地,破败的蒙古包,露着窟窿的门外传来嘈杂的争吵声(图5),这一切交代了影片的整??体基调。故事是围绕着文化和生态都自成体系的内蒙展开的,这里首先就远离了城市,??信息文化和生活环境都相对闭塞,通过成批的羊群,荒芜的草原,营造出了主人公生存??环境的恶劣,落后,压抑。也暗示了整个故事的悲怆性。生活环境往往对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电影中的主人公图雅的经历之所以让人感受到悲哀,并不只??是源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人们通常能够克服这种恶劣,而是因为愚昧和落后的社会环境??里腐朽的思想促使图雅走入伦理悲剧之中。??B?\??mim??图5王全安电影《图雅的婚事》剧照??图片出自:http://edu.?1905.?com/archives/??view/859/????7罗伯特.罗西里尼:意大利导演,代表作《战火》、《罗马帝国艳情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第六代导演的真实美学艺术[J]. 杨玮.  电影评介. 2012(22)
[2]回归路上的变奏曲——浅析张元作品中的个人表达[J]. 张丽媛.  电影评介. 2012(03)
[3]从边缘到中心:第六代导演的皈依之路[J]. 贾梦,张玉霞.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4]论王小帅“边缘人”的生存镜语[J]. 罗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5]“电影民工”的“迷惘”——贾樟柯电影的身份叙事[J]. 邴波.  电影评介. 2009(19)
[6]浮出地表的第六代导演:适时转身[J]. 吴凌云.  电影评介. 2009(17)
[7]中国独立电影之魅力[J]. 王炎,夏江玲.  电影文学. 2009(15)
[8]都市边缘的影像表达[J]. 孔庆林.  电影文学. 2009(09)
[9]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J]. 陈晓云.  当代电影. 2008(12)
[10]试论新生代导演的底层电影[J]. 张英.  电影评介. 2008(22)

博士论文
[1]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D]. 朴宰亨.复旦大学 2009
[2]“以丑为美”: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D]. 李正光.福建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困境与突围—第六代导演的边缘人系列电影研究[D]. 王云.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论九十年代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主体意识[D]. 黄今.山东艺术学院 2012
[3]边缘下的建构:第六代导演作品国家形象传播研究[D]. 张晨光.西南大学 2012
[4]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D]. 顾闻.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群体研究[D]. 谢洪涌.河北师范大学 2007
[6]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与走向[D]. 鞠海彦.曲阜师范大学 2006
[7]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的成长道路、审美特点及其他[D]. 梁迎梅.苏州大学 2006
[8]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特异性探寻[D]. 单冬梅.吉林大学 2004
[9]“第六代”电影:后现代性分析[D]. 迟维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22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22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