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纪录片《云渡桃雕》的影像创作与叙事构思阐述

发布时间:2021-07-07 22:41
  本文主要是对纪录片《云渡桃雕》的创作构思进行阐述,通过对云渡的景观人文、民俗乡土的影像呈现,解码桃雕与生俱来的生存基因。同时,以空间、时间和人物三位一体的叙事建构,观照云渡的人文景观、桃雕的历史沿革,揭示出云渡桃雕传承发展的文化精神内涵及其作为非遗的当下价值意义。本文共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纪录片《云渡桃雕》的选题价值,主要围绕云渡桃雕本土性非遗题材的选择、云渡与桃雕地缘文化内涵、云渡桃雕自身价值三个方面展开;第二章以“云”、“渡”、“雕”三个关键字,分别对“三乡”(乡村、乡民、乡俗)之景、运河之水、桃雕新生进行阐述,展现云渡生态人文景观;第三章针对纪录片《云渡桃雕》的叙事建构,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时间叙事上梳理桃雕历史延续性的发展传承,空间叙事上展现桃雕发展城乡一体的求变探索,人物叙事则重在细节展现和人物塑造,刻画凸显传承者差异性形象以及人物自身的情感流露;第四章对纪录片《云渡桃雕》创作过程中主要难点瓶颈进行剖析,并总结反思。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纪录片《云渡桃雕》的选题价值
    (一)云渡桃雕:本土文化题材的选择
    (二)守正创新:云渡与桃雕的互文性洞见
    (三)时代标尺:从群像式微到个体坚守
二、纪录片《云渡桃雕》生态人文的影像呈现
    (一)云:“三乡”之景的乡土情境
        (1)乡村的桃园诗意
        (2)乡民的改头换面
        (3)乡俗的花容新貌
    (二)渡:运河之水的岁月流变
        (1)运河商船的往昔映照
        (2)孤亭渡船的当下写照
    (三)雕:指尖之核的桃雕新生
        (1)巧布场景中工艺之新
        (2)特写凸显下手艺之精
三、桃雕变迁的叙事建构
    (一)时间叙事:历史与生命的雕刻时光
        (1)传承不息的历史绵延
        (2)细节表现人物生命闪光
    (二)空间叙事:乡村与城市的交融齐鸣
        (1)空间位移的城乡转换
        (2)文化理念的创新同一
    (三)人物叙事:观念与审美的演变更迭
        (1)方言表达乡土本色
        (2)差异塑造典型人物
四、纪录片《云渡桃雕》创作的难点与瓶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作品阐述
附录二 编导阐述
附录三 完成稿本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像与文化:河南电影的创作与传播研究[J]. 朱晓娜.  电影文学. 2019(17)
[2]中国纪录片创作演变与美学表达[J]. 裴武军.  当代电视. 2019(09)
[3]视听的剥离与融合:无解说纪录片的类型和表达研究[J]. 张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4)
[4]纪录片的形态构建——浅析央视访谈纪录片《角儿》[J]. 李雁红.  当代电视. 2019(04)
[5]纪录片叙事视角与语言的美学特征[J]. 刘兴宇,李斯文.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03)
[6]浅谈现实题材类纪录片叙事[J]. 尹力平.  记者摇篮. 2018(10)
[7]纪录片故事性构建方式及传播效果[J]. 倪祥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7)
[8]论纪录片影像叙事的拼贴形式与意合逻辑——以英国纪录片导演亚当·柯蒂斯的作品《深湖》为例[J]. 王婧.  当代电影. 2016(05)
[9]文化因素对纪录片深层结构的影响[J]. 张小迪.  新闻传播. 2012(11)
[10]简论纪录片题材的深度挖掘[J]. 刘迎春.  当代电视. 2012(06)

博士论文
[1]叙事:时间与空间—现代叙事中的“三一律叙述”现象研究[D]. 李清瑞.吉林大学 2018
[2]从视觉节奏到生命律动:诗意纪录片研究[D]. 杨会.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现象学视域下的纪录片审美经验研究[D]. 姚洪磊.华中科技大学 2012
[4]《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D]. 余新明.华中师范大学 2008
[5]影视剧的影像叙事研究[D]. 项仲平.苏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纪录片《风之过箫》作品阐述[D]. 于大任.吉林大学 2019
[2]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D]. 仇璜.浙江大学 2019
[3]纪录片创作的艺术化研究[D]. 王静波.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70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70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