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速度与激情》的景观符号及表达

发布时间:2021-07-08 03:04
  自罗伯·科恩执导的《速度与激情》(2001)上映以来,该系列已经有九部电影与观众见面,堪称长盛不衰。《速度与激情》系列走过的这近20年,是视觉文化的统治地位不断得到巩固、视觉文化不断推动电影创作的近20年。《速度与激情》顺应趋势,运用出色的影视技术,始终带给观众新颖的影像快感,为观众制造着固定而又总能刷新观众观感的景观符号,这正是它能成为美国动作电影中佼佼者的原因之一。 

【文章来源】:电影文学.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视觉文化转向下的景观生成
二、从景观到景观符号
    (一)“快看”与“看快”下的飙车景观
    (二)废墟景观
    (三)异国风情景观
三、景观与叙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景观社会理论:经济社会景观化构序构境的深刻批判[J]. 石德生.  青海社会科学. 2017(01)
[2]视觉文化研究:谱系、对象与议题[J]. 吴琼.  文艺理论研究. 2015(04)
[3]视觉景观的形而上学批判——居伊·德波景观社会文化理论述评[J]. 刘扬.  社会科学家. 2009(02)
[4]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J]. 周宪.  电影艺术. 2001(02)



本文编号:3270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70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e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