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异托邦”空间的诗意建构:贵州少数民族电影的镜像表达

发布时间:2021-07-10 14:58
  近年来,表现贵州少数民族的电影异军突起,拍摄者不仅青睐贵州独特的山川风貌,还特别钟情贵州民族村寨原生态的人文景观。无论本土导演执导的《云上太阳》《侗族大歌》,或非贵州籍导演创作的《滚拉拉的枪》《鸟巢》等,这些影片将故事嵌入一个令人神往的"异托邦"空间,由此表达出对现代化的某种疏离,弥漫着对本土少数民族传统的无限眷念。然而,由于影片几乎只注重显性文化符号的镜像呈现,对本地少数民族精神缺乏深度刻写,使地域民族文化的表达流入粗浅化与形式化。 

【文章来源】:电影文学. 2020,(2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原生态”村寨景观与“异托邦”空间
二、“陌生化”镜像与“异托邦”空间的人文建构
三、地域民族文化的显性再现与粗浅表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命名、表征与抗议”——论福柯的“异托邦”和“文学异托邦”[J]. 张锦.  外国文学. 2018(01)
[2]从《狼图腾》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建构与取胜之匙[J]. 朱旭辉.  电影评介. 2015(18)
[3]苗族原生态文化村寨旅游者动机及开发策略——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 张翔,杨桂华,祝霞,秦超.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4)
[4]“原生态”的理论建构与质疑——兼论民族文化的保护[J]. 王贤全.  云南社会科学. 2013(06)
[5]何为“原生态”?为何“原生态”?[J]. 朱炳祥.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03)
[6]另类空间[J]. M.福柯,王喆法.  世界哲学. 2006(06)



本文编号:3276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76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f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