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颂》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22:04
歌曲《吕梁颂》是2005年8月30日由央视一套上映的电视连续剧《吕梁英雄传》的主题歌,作品集中反映了吕梁山地区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艰苦卓绝斗争的感人故事。《吕梁颂》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高度浓缩和概括了故事的精华,其音乐以跌宕起伏、豪迈澎湃的气势,贯穿了整个影视中,起着深化主题、抒发情感、塑造形象、渲染气氛等作用。作曲家巧妙的将山西民族音乐的元素贯穿于整首歌曲,有效地强化了主题,增强了音乐的叙事性和戏剧性。深入研究作品的歌词文学艺术手法、音乐艺术特征、思想内涵以及演唱艺术处理,有助于认清和把握具有地方色彩的影视歌曲,同时也为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和情感表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吕梁颂》歌词
《吕梁颂》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研究31.2歌词采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质①拟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吕梁山经历了历史的洪流和战火的洗礼,侧面折射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华民族饱受折磨,历经风雨的艰难岁月,使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图1--1《吕梁颂》歌词②对偶: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利于演唱者表达音乐的思想情感[3],歌词高度概括了吕梁山巍峨、屹立不倒和吕梁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易于听众记忆音乐形象。图1--2《吕梁颂》歌词③比喻: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吕梁山人民生于死长于斯、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对日寇和伪军进行殊死搏斗的顽强精神,使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具体,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图1--3《吕梁颂》歌词
《吕梁颂》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研究31.2歌词采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质①拟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吕梁山经历了历史的洪流和战火的洗礼,侧面折射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华民族饱受折磨,历经风雨的艰难岁月,使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图1--1《吕梁颂》歌词②对偶: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利于演唱者表达音乐的思想情感[3],歌词高度概括了吕梁山巍峨、屹立不倒和吕梁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易于听众记忆音乐形象。图1--2《吕梁颂》歌词③比喻: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吕梁山人民生于死长于斯、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对日寇和伪军进行殊死搏斗的顽强精神,使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具体,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图1--3《吕梁颂》歌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声乐艺术中“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J]. 刘媛媛. 北方音乐. 2018(21)
[2]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J]. 张云华. 艺海. 2018(10)
[3]论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十三辙”[J]. 杨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03)
[4]论音乐中的起承转合因素及运用形式[J]. 董光军. 黄河之声. 2013(21)
[5]歌曲《黄水谣》歌词的文学性[J]. 杜桂玲.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01)
[6]《一段体(鱼咬尾式)的歌曲鉴赏与创作实践》教学设计评析[J]. 郑莉. 中国音乐教育. 2011(03)
[7]浅谈歌唱时的情感把握[J]. 陈立芳. 天中学刊. 2005(04)
博士论文
[1]山西方言声调研究[D]. 李晰.陕西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歌唱中如何表现中国作品的歌唱语言[D]. 王丽婷.西安音乐学院 2016
[2]中国歌曲旋律写作[D]. 王小诗.广西艺术学院 2015
本文编号:3365054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吕梁颂》歌词
《吕梁颂》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研究31.2歌词采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质①拟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吕梁山经历了历史的洪流和战火的洗礼,侧面折射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华民族饱受折磨,历经风雨的艰难岁月,使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图1--1《吕梁颂》歌词②对偶: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利于演唱者表达音乐的思想情感[3],歌词高度概括了吕梁山巍峨、屹立不倒和吕梁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易于听众记忆音乐形象。图1--2《吕梁颂》歌词③比喻: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吕梁山人民生于死长于斯、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对日寇和伪军进行殊死搏斗的顽强精神,使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具体,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图1--3《吕梁颂》歌词
《吕梁颂》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研究31.2歌词采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质①拟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吕梁山经历了历史的洪流和战火的洗礼,侧面折射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华民族饱受折磨,历经风雨的艰难岁月,使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图1--1《吕梁颂》歌词②对偶: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利于演唱者表达音乐的思想情感[3],歌词高度概括了吕梁山巍峨、屹立不倒和吕梁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易于听众记忆音乐形象。图1--2《吕梁颂》歌词③比喻: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吕梁山人民生于死长于斯、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对日寇和伪军进行殊死搏斗的顽强精神,使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具体,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图1--3《吕梁颂》歌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声乐艺术中“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J]. 刘媛媛. 北方音乐. 2018(21)
[2]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J]. 张云华. 艺海. 2018(10)
[3]论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十三辙”[J]. 杨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03)
[4]论音乐中的起承转合因素及运用形式[J]. 董光军. 黄河之声. 2013(21)
[5]歌曲《黄水谣》歌词的文学性[J]. 杜桂玲.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01)
[6]《一段体(鱼咬尾式)的歌曲鉴赏与创作实践》教学设计评析[J]. 郑莉. 中国音乐教育. 2011(03)
[7]浅谈歌唱时的情感把握[J]. 陈立芳. 天中学刊. 2005(04)
博士论文
[1]山西方言声调研究[D]. 李晰.陕西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歌唱中如何表现中国作品的歌唱语言[D]. 王丽婷.西安音乐学院 2016
[2]中国歌曲旋律写作[D]. 王小诗.广西艺术学院 2015
本文编号:3365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6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