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移植”与“颠覆” ——宫崎骏动画的原型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22:24
  本文以宫崎骏动画为研究对象,借助原型的相关理论,从原型意象的视角出发,结合多种手法对其影片进行解读,以此探寻其动画如何在传达个体思想的同时,有效地契合人类集体无意识,并进一步研究其动画如何利用原型的意象化组合,突出其影片原型意象的独特性,最终使其以“跨越国籍;连通古今;通晓人心;脱胎换骨”的特点完美呈现。本文分为四大模块,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部分为名词界定、特征及成因分析(前两章);第二部分围绕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的形式表现进行探讨,是对“原型”突显的“移植”特性的挖掘(第三章);第三部分分析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伦理建构的“颠覆性”特征(第四章);第四部分将“移植”与“颠覆”结合,对宫崎骏动画原型意象作一透视,并由此联想该手法运用的启示意义(后两章)。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移植”与“颠覆” ——宫崎骏动画的原型意象研究


宫崎骏动画研究发展及影片上映示意图2014年后(冷暖交替

海报,弗洛伊德,冰山,个体无意识


图 1-1-1 宫崎骏动画海报展示 1民间传说改编而成。通过对龙猫形象的想象,由此编织出的温暖故事。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是隐喻的表达方式,其将“自我”比喻成冰山:认为只有少部内在世界则藏于更深层,很难被看见。此外弗洛伊德、海明威等人也在各自领域将“冰山理费希纳的冰山类比理论;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等。而荣格在类比“意识”、“个体无意识”、

海报,童话,神话,类集


图 1-1-2 宫崎骏动画海报展示 2定的“指涉关联性”也即“关联感”。宫崎骏动画的“移植”突出其自身特点:1.擅于对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表现;类古老神话、传说、童话等的改编;3.擅于对人物细腻情感的拿捏;4.擅于对原型意象的表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尔的移动城堡》:异化甬道里的心灵寻根[J]. 陈柳彤.  艺术评鉴. 2017(01)
[2]狂风下的求“生”求“美”——《起风了》的符号解读[J]. 陈柳彤.  视听. 2016(11)
[3]中国动画“美术片”的特点及其价值分析[J]. 张承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3)
[4]宫崎骏动画中意象体现的日本民族审美特质[J]. 彭修银,郝娟.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7(04)
[5]贾宝玉与光源氏的“寻母”意识探迹[J]. 杜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6]心灵的底蕴——荣格原始意象探析[J]. 崔诚亮.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07)
[7]宫崎骏:思索与回归——日本的动画片和我的出发点[J]. 宮崎骏,支菲娜.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4(03)
[8]“原型”概念新释[J]. 杨丽娟.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6)
[9]永瞻风采:废名小说中的阿尼玛原型[J]. 金昌庆.  宁夏社会科学. 2003(03)
[10]试评宫崎骏90年代的动画电影制作[J]. 秦刚.  当代电影. 2001(05)

博士论文
[1]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 李涛.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影视动画艺术的原型意识与角色创造[D]. 刘阳.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D]. 聂芳.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84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84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e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